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警察破门而入时,陈阳的尸体已经冰冷。

"这是自杀,明显是...为了债务。"法医丢出例行结论。

"等等,他的手..."年轻警官发现了什么,"一封信!"

法医小心地从死者手中取出信封,缓缓展开。

他的表情突然凝固,手止不住地颤抖。

"这不可能...领队,你得看这个..."

周围的警察面面相觑,空气凝滞。

法医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恐惧和震惊:"如果这是真的...我们所有人都有麻烦了。"

01

陈阳是温州一家鞋厂的普通工人。

他每天清晨五点起床,骑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穿过尚未苏醒的小巷,到达工厂。

2003年的温州,到处洋溢着改革开放的热潮,大街小巷遍布着各种制造厂。

陈阳所在的这家鞋厂虽然不大,但订单源源不断,忙起来时常常要加班到深夜。

"陈阳,今晚还得麻烦你加个班,外贸订单赶着出货。"厂长拍着他的肩膀说。

陈阳点点头,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没事儿,家里就我和老母亲,多挣点钱也好。"

陈阳已经三十五岁了,却仍然未婚。

村里的媒婆没少上门,但都被他以"要照顾母亲"为由婉拒。

陈母患有慢性肾病,需要长期服药和定期透析。

每次看着母亲吃药时痛苦的表情,陈阳心里都像刀割一般。

"我这把老骨头,拖累你了。"母亲经常这样说。

陈阳总是笑着摇头:"有儿子在,您就安心养病。"

厂里的同事常说陈阳是个苦命人,可他自己从不这么想。

在他看来,只要母亲还在,房子虽小但能避风雨,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还算安稳。

每月拿到工资,他第一件事就是去药店买母亲的药。



他们住在厂区附近的一间小平房里,空间虽然狭小,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墙上贴着几张陈阳小时候的照片,还有他父亲的黑白遗像。

陈父在他十岁那年因工厂事故离世,留下母子相依为命。

"阳子,你再给我倒杯热水。"这是母亲每天早晨的第一句话。

陈阳总是起得比母亲早,准备好早饭和热水,然后才匆匆出门。

他的梦想很简单——攒够钱给母亲治好病,然后找个善良的姑娘成家。

只是这个朴素的愿望,在微薄的工资面前,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02

那是个阴雨绵绵的周三。

陈阳冒雨去药店给母亲买药,经过街角的彩票站时,突然停下了脚步。

彩票站的玻璃橱窗上贴着大大的红字:"双色球奖池累积1.2亿!"

陈阳从不买彩票,他觉得那是浪费钱的行为。

"一个馒头两块钱,买彩票能买好几个。"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可是今天,他的脚步就像被什么东西牵引着,不自觉地走进了彩票站。

"老板,怎么买彩票啊?"陈阳有些腼腆地问。

老板抬头看了他一眼:"新手?双色球简单,选六个红球,一个蓝球,十块钱一注。"

陈阳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二十元:"给我来两注吧。"

他没有自选号码,而是让机器随机选号。

拿到彩票时,他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傻,二十块钱就这么花出去了。

回到家,他把彩票随手塞进了抽屉里,很快就忘了这回事。

一周后,陈阳在工厂吃午饭时,听到同事们议论昨晚的双色球开奖。

"听说咱们温州出了个大奖,五百万呢!"一个工友高声说道。

另一个工友撇嘴:"能轮到咱们这些打工的?肯定是那些老板中的。"

陈阳想起了自己买的彩票,但并不抱什么希望。

晚上回家,他翻出抽屉里的彩票,打开电视查看开奖号码。

"红球:03、16、22、25、28、33,蓝球:07"电视上的主持人微笑着宣布。

陈阳的手开始颤抖。

他的彩票上,第二注号码与开奖号码完全一致。

"中、中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陈阳反复核对了十几遍,确认无误后,他瘫坐在地上,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妈,我们中奖了,五百万啊!"他冲进母亲的房间,激动得语无伦次。

陈母被他的声音惊醒,迷茫地看着儿子:"阳子,你说什么呢?"

"我们中彩票了,五百万!您的病可以好好治了!"

陈母先是一愣,继而开始担忧:"这么大的奖金,你可得小心啊。"

陈阳点点头:"您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第二天一早,陈阳请了假,小心翼翼地将彩票放进内衣口袋,来到了彩票中心。

工作人员核对后,确认陈阳确实中了一等奖,奖金500万元。

"陈先生,恭喜您!"工作人员递给他一份表格,"请填写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安排领奖事宜。"

陈阳的手仍在颤抖,他小心地填完表格,生怕出一点差错。

三天后,陈阳戴着口罩和帽子,低调地前往彩票中心领奖。



尽管如此,还是有记者得到了消息,在彩票中心门口等候。

"陈先生,能说说您的中奖感受吗?"一位女记者把麦克风伸到陈阳面前。

陈阳局促地说:"就是运气好...我想给我母亲治病..."

第二天,当地报纸上刊登了陈阳中奖的消息,虽然应他的要求没有公开正面照,但他的名字和中奖金额都被公之于众。

一夜之间,陈阳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厂工人,变成了小镇上的名人。

回到家,陈阳将中奖支票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后坐在母亲床边,握着她的手。

"妈,我要先带您去杭州的大医院看病,然后咱们买套新房子,您以后再也不用住这潮湿的平房了。"

陈母眼含泪水:"阳子,钱来得太容易,你可千万别糊涂啊。"

陈阳笑着点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他心中已经有了规划——先解决母亲的医疗问题,然后购置一套好点的住房,剩下的钱存起来或做些稳健的投资,为将来成家做准备。

可他不知道,命运的转折,往往伴随着更大的风险。

03

五百万到账的那天,陈阳辞去了工厂的工作。

"陈阳,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厂长挽留道,"你干了这么多年,技术这么好。"

陈阳微笑着摇头:"厂长,我母亲病重,我得照顾她,实在没精力上班了。"

厂长拍拍他的肩膀:"那好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说。"

离开工厂的路上,陈阳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生涯,终于在今天画上了句号。

回家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带母亲去杭州最好的肾病专科医院。

挂上了专家号,做了全面检查,拿到了更有效的药物。

医生告诉他,虽然母亲的病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规律的透析和良好的护理,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您看,妈,医生说您的病情可以控制。"陈阳握着母亲的手,眼中含着泪水。

陈母点点头,眼神却有些担忧:"这治疗费用太高了吧?"

陈阳笑了:"现在咱们不缺钱,您就安心养病。"

随后,陈阳开始寻找新房子。

他选中了市区一个环境不错的小区,买下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装修时,他特意选择了防滑地砖和扶手,方便母亲行动。

"阳子,这房子真好,阳光这么充足。"搬进新家的那天,陈母坐在阳台上,满脸幸福。

陈阳看着母亲脸上久违的笑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但好景不长,中奖的消息很快在亲戚朋友圈传开。

陈阳的手机开始不断响起,有祝贺的,有叙旧的,更多的是借钱的。

"阳子,听说你发财了?你表哥想做个小生意,能借点钱不?"

"陈阳啊,你二舅家盖房子缺点钱,你能帮衬一下不?"

"老同学,好久不见,最近手头紧,能借我三万块周转下吗?"



陈阳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能在短时间内膨胀到这种地步。

那些多年不联系的亲戚、朋友、同学,甚至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都开始频繁出现在他的生活中。

"阳子,你可不能都借啊,这钱借出去就难收回来了。"母亲不止一次地提醒他。

陈阳知道母亲说得对,但面对那些恳切的请求,尤其是来自亲戚的,他很难直接拒绝。

"就这一次,以后就说钱都用于您治病了。"陈阳对母亲承诺。

他借给了表哥五万元做小生意,借给二舅十万元盖房子,借给初中同学三万元周转。

每次借钱,对方都信誓旦旦地保证很快还钱,可实际上,这些钱一旦离开他的口袋,就再也没有回来的迹象。

新的社交圈也随之形成。

以前工厂的老同事,渐渐不再联系他。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衣着光鲜的"成功人士",他们开豪车,穿名牌,出入高档场所。

"陈总,来,这杯我敬你!"酒桌上,一个自称做房地产的中年男子举杯。

陈阳有些不习惯被人称为"陈总",但也不好纠正,只能干笑着回应。

"陈总,你有没有考虑过投资?"饭局散后,那人递给他一张名片,"钱放银行,利息太低了。"

陈阳接过名片,礼貌地点点头,但并没有太当回事。

在他看来,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五百万虽然看起来很多,但要支撑母亲长期的医疗费用,再加上日常开销,其实并不宽裕。

他不敢冒险。

但命运似乎早已为他安排好了下一步。

04

彩票中奖后的第三个月,陈阳接到一个自称是投资顾问的电话。

"陈先生您好,我是金诚投资的刘强,我们公司专注于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电话那头的声音彬彬有礼。

陈阳有些疑惑:"你怎么有我的电话?"

"哦,是您的朋友王总推荐的,他说您可能需要一些理财建议。"刘强解释道。

王总是最近饭局上认识的一个生意人,陈阳对他印象还不错。

"我暂时没有投资的打算。"陈阳婉拒道。

刘强并不气馁:"陈先生,不如我们见一面聊聊?不收取任何费用,就当交个朋友。"

抵不住对方的热情,陈阳同意了见面。

第二天,他在一家高档咖啡厅见到了刘强。

刘强三十出头,西装革履,举止得体,一看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陈先生,冒昧打扰。"刘强伸出手,笑容可掬。

寒暄过后,刘强开门见山:"我了解到您最近中了彩票大奖,首先恭喜您。"

"谢谢。"陈阳微微点头。

"不知道您目前的资金规划是怎样的?"刘强问道。

陈阳简单说了自己的想法——主要用于母亲的医疗和日常生活。

刘强听后,露出了然的表情:"这很好,但您有没有想过,如果能让这笔钱生出更多的钱,那对您母亲的照顾会更有保障。"

陈阳心中警惕:"什么意思?"

刘强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精美的投资计划书:"我们公司有一个房地产项目,年回报率在15%以上,而且风险很低。"

陈阳翻看着计划书,上面的数字和图表让他有些眼花缭乱。

"我对投资不太懂。"陈阳诚实地说。

刘强笑了:"这正是我们存在的价值,为您这样的客户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

会面结束后,刘强没有立即要求陈阳投资,而是表示可以先考虑,并经常发些投资资讯给他。

陈阳将计划书带回家,放在书桌上,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接下来的日子,刘强时不时发来一些投资成功的案例和市场分析。

"陈总,我们上个月操盘的项目,回报率达到了18%,客户都非常满意。"

"最近有个新项目即将启动,名额有限,很多客户都在排队。"

这些信息像一颗种子,在陈阳心中悄然生根。

有一天,刘强邀请陈阳参加一个投资者交流会。

在那里,陈阳见到了几位据说是刘强的客户的成功人士。



他们开着豪车,穿着名牌,谈吐间透露出对财富的随意和自信。

其中一位中年男子拍着陈阳的肩膀说:"兄弟,我去年投了刘总的项目,赚了小两百万,今年准备加码。"

陈阳心中的戒备开始松动。

同一时期,母亲的病情出现了转机。

新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开始显现效果,她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阳子,我感觉好多了。"母亲坐在阳台上,晒着太阳说。

陈阳欣喜若狂,这些日子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医生也表示,如果继续保持良好的治疗,母亲的病情有望得到长期控制。

好消息接踵而来,让陈阳的心情格外舒畅。

这天,刘强再次约他见面。

"陈总,有个独家项目,预计半年回报30%,但需要最低100万入场。"刘强语气中带着一丝急迫,"机会难得,我是看在王总的面子上,才优先考虑您。"

陈阳犹豫了。

100万不是小数目,即使对现在的他来说也是如此。

刘强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陈总,您可以先小试牛刀,看看效果再决定是否加码。"

回家后,陈阳坐在阳台上,看着母亲熟睡的面容,心中天人交战。

"如果能多赚点钱,就能给妈妈更好的治疗条件..."他心想。

第二天,陈阳决定投资50万,而非刘强建议的100万。

"这算是我的试水吧。"他对刘强说。

刘强欣然应允,表示完全理解他的谨慎。

陈阳签署了一份看起来很正规的投资合同,然后按照指示将50万汇入了一个公司账户。

签完合同的那一刻,陈阳心中五味杂陈。

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拿出50万去投资。

刘强拍着他的肩膀说:"恭喜陈总,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保证,这将是您做过的最明智的决定。"

陈阳笑了笑,但内心仍有一丝不安。

这笔钱,是他和母亲生活的保障,万一...

他摇摇头,赶走这个不祥的念头。

刘强这么专业,项目看起来也很靠谱,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05

投资后的第一个月,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刘强按时发来项目进展报告,甚至提前打了5000元的"利息"到陈阳账户。

"陈总,这是第一个月的分红,虽然不多,但项目才刚刚起步。"刘强在电话里说。

看到账户上的进账,陈阳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这5000元虽然只是50万的1%,但至少证明项目是真实运作的。

第二个月,刘强又打来10000元。

"项目进入正轨,回报开始增加。"刘强解释道。

陈阳越发相信自己的投资决定是正确的。

在刘强的鼓励下,他又追加了30万的投资。

"这个项目真的很稳,我自己都投了不少。"刘强信誓旦旦地说。

第三个月,分红继续按时到账,金额增加到了15000元。

刘强频繁邀请陈阳参加各种高端聚会,让他结识了更多"成功人士"。

这些人都称赞刘强的投资眼光,说自己跟着他赚了不少钱。

陈阳的警惕心越来越低,开始全身心信任刘强。

第四个月,刘强提出了一个更大的项目。

"陈总,有个绝佳机会,政府拆迁项目,回报率至少50%,但需要资金量大,至少200万起步。"

陈阳有些犹豫:"我手上的钱不多了..."

刘强显得十分理解:"这样吧,您之前投的80万和收益,我们可以一起转入新项目,您再追加120万就够了。"

陈阳盘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刘强说的回报率,半年后就能拿回300万。

考虑到母亲的长期医疗费用,这笔钱确实很有诱惑力。

"行,我再追加120万。"陈阳最终同意了。

这次,刘强让他把钱分批转入几个不同的账户。

"为了税务筹划,您懂的。"刘强解释道。

陈阳虽然感到有些奇怪,但还是照做了。

就这样,他的大部分积蓄都投入了刘强的项目中。



第五个月初,陈阳突然发现联系不上刘强了。

电话不通,微信不回,办公地点人去楼空。

起初,他以为刘强可能出差了,便没太在意。

但过了一周,情况依旧,陈阳开始担忧。

他找到之前在投资者聚会上认识的那些"成功人士",却发现他们都同样联系不上刘强。

"刘总最近确实没消息,可能是项目太忙了吧。"一位投资者安慰他。

但陈阳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他去了刘强提供的公司地址,发现那里早已人去楼空。

询问物业,得知那是短租办公室,上个月已经退租了。

陈阳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查看投资合同,发现上面的公司信息模糊不清,联系电话也已经无法接通。

银行流水显示,他投资的钱大部分转向了境外账户,根本无法追回。

这时,陈阳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200万积蓄就这样蒸发了。

他像疯了一样跑去报警,警方记录了他的情况,但表示这类经济纠纷取证困难,破案周期长。

"涉案人员可能已经出境,我们会尽力调查,但您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警官婉转地说。

陈阳瘫坐在警局的椅子上,感觉天都塌了。

这些钱,是他和母亲生活的全部保障啊。

回家的路上,陈阳浑浑噩噩,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母亲。

他不敢告诉她真相,只能撒谎说投资暂时没有回报。

"没事,阳子,钱不是最重要的。"母亲宽慰他。

陈阳强忍泪水,点点头。

他不知道,更大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06

陈阳被骗一个月后,母亲的病情突然恶化。

"医生,我妈妈怎么了?"陈阳焦急地在医院走廊里来回踱步。

医生神情凝重:"肾功能急剧恶化,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可能还需要考虑肾移植。"

陈阳感到一阵眩晕:"需要多少钱?"

"保守估计,治疗费用至少50万起步,如果考虑肾移植,费用会更高。"

这个数字对现在的陈阳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被骗后,他的账户里只剩下不到100万,而这些钱大部分已经被预支给了母亲未来几年的常规治疗。

"我筹钱,请先救我妈妈。"陈阳哽咽着说。

医院安排了急诊治疗,但护士委婉地提醒他,需要尽快缴纳住院押金。

陈阳连夜将剩余的30万转为医疗费用。

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医生告诉他,母亲需要长期透析和特效药物,这些都是高额费用。

陈阳开始向亲友借钱。

然而,那些曾经向他借钱的亲戚朋友,此时却纷纷推脱。

"最近生意不好,手头紧..."

"家里刚买了房,没有余钱..."

"实在不好意思,这个月刚给孩子交了学费..."

曾经热络的关系,瞬间冷却。

陈阳甚至跪在表哥家门口,恳求归还当初借出的五万元。

"阳子,我真的没钱啊,生意亏了,我自己都揭不开锅了。"表哥一脸为难。

陈阳泪流满面:"就算借我三万,两万也行啊,我妈快不行了..."

表哥叹了口气,最终只拿出5000元:"就这些了,真的。"

类似的场景在其他亲友家中重演。

那些曾经借走他钱的人,此时要么避而不见,要么只归还很小一部分。

陈阳只筹到了不到十万元。

与此同时,医院的账单却在飞速增长。

"陈先生,您母亲的治疗费已经超出预交部分,需要补交。"护士站的工作人员提醒他。



陈阳眼前一黑,几乎晕倒。

他开始四处贷款,但银行因为他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拒绝了他的申请。

小贷公司愿意借钱,但利息高得惊人。

走投无路之下,陈阳还是借了高利贷。

"每个月3分利,逾期后5分,明白吗?"放贷人冷冷地说。

陈阳签下了借条,拿到了50万。

医疗费暂时解决了,但高利贷的压力如同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第一个月的利息就是1.5万,这对没有收入来源的陈阳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而母亲的情况并没有明显好转。

医生委婉地表示,可能需要考虑转院或其他治疗方案。

陈阳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医院在暗示他,如果无法负担治疗费用,就应该放弃最好的治疗方案。

"医生,再给我点时间,我一定能筹到钱。"陈阳哀求道。

医生叹了口气:"我们会尽力的。"

陈阳日夜守在医院,看着母亲日渐消瘦的面容,心如刀绞。

他开始寻找工作,想要通过正常途径偿还债务,但年龄和长期脱离工作的状态让他很难找到好工作。

最终,他在一家餐馆找到了服务员的工作,工资只有3000元。

这点钱连高利贷的利息都付不了一半。

与此同时,催债的人开始骚扰他。

"陈阳,该还钱了!"半夜三更,电话铃声刺耳。

"再给我点时间,我妈病得很重,我..."

对方冷笑:"关我屁事!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陈阳的精神几近崩溃。

白天工作,晚上照顾母亲,同时还要躲避催债的人。

他的脸上再也看不到笑容,双眼布满血丝,整个人瘦了一圈。

母亲察觉到了异常:"阳子,是不是钱不够了?"

陈阳摇头:"没事,妈,您安心养病。"

母亲拉住他的手:"你别骗我,我知道治疗费很贵。如果撑不住,就让我回家吧。"

陈阳泪如雨下:"不会的,我不会放弃您的。"

但现实残酷地打破了他的承诺。

高利贷逾期后,催债人开始变本加厉地骚扰。

他们不仅在医院门口堵他,还在病房里大吵大闹,严重影响了其他病人。

医院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控制好这种情况,要么转院。

陈阳知道,他已经无力支撑了。

在征得母亲同意后,他办理了出院手续,将母亲接回了家。

"阳子,妈不怪你。"母亲握着他的手,脸色苍白。

陈阳无言以对,只能默默垂泪。

他知道,没有了专业的医疗条件,母亲的病情只会加速恶化。

但他已经别无选择。

绝望,如同潮水般淹没了他的心灵。

07

出院后的一周,母亲的病情急转直下。

没有了医院的专业设备和药物,她的肾功能迅速衰竭,整个人陷入半昏迷状态。

陈阳尝试自己给母亲进行简单的护理,但效果甚微。

"妈,坚持住,我带您去医院。"陈阳抱起瘦弱的母亲,泪流满面。

但母亲只是微微摇头:"不用了...阳子...妈知道...咱家情况..."

这句话如同尖刀,刺进陈阳的心脏。

他跪在母亲床前,痛哭失声:"妈,都是我的错,都是我...如果我没被骗..."

母亲艰难地抬起手,轻抚他的脸:"不怪你...命该如此..."

那天晚上,陈阳抱着母亲,一寸寸地感受着她的生命在自己怀中流逝。

"阳子...好好活...别怪自己..."这是母亲最后的话语。

她在陈阳的怀中,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陈阳抱着母亲早已冰冷的身体,久久不愿松手。

他仿佛瞬间老了十岁,眼神空洞,面容憔悴。

母亲的葬礼简单而寒酸。

陈阳东拼西凑,才筹到了丧葬费用。

没有豪华的灵堂,没有众多的吊唁者,只有几个老邻居来送行。

曾经那些围在他身边的"朋友",一个都没有出现。

"阳子,节哀啊。"老邻居王大妈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

陈阳麻木地点点头,眼泪早已流干。

葬礼结束后,催债人再次找上门来。

"死人了我们也很遗憾,但借的钱还是要还的。"为首的男子冷冷地说。

陈阳跪在地上:"求你们再给我点时间...我会还钱的..."

"时间?我们给了你多少时间?利滚利,你现在欠的已经不只是本金了!"

陈阳被几个壮汉按在地上,拳打脚踢。

"三天,给你三天时间,要么还钱,要么..."男子做了个割喉的手势。

摇摇晃晃地回到空荡荡的家,陈阳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绝望。

母亲已经离世,自己负债累累,还被暴力威胁。

曾经那个憧憬美好未来的陈阳,如今只剩下一副空壳。

他开始大量饮酒,试图麻痹自己的痛苦。

酒精的作用下,他的思维更加混乱,却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买那该死的彩票!"他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咆哮。

命运的讽刺在于,那张改变他一生的彩票,本是为了给母亲买药时的随手之举。

第二天,他连续接到几个陌生电话,都是催债的。

"时间不多了,陈阳,你最好想办法。"

陈阳颓然地坐在地上,看着母亲生前的照片,泪水再次涌出。

"妈,儿子对不起您..."

他的眼神渐渐变得决绝。

夜深人静,陈阳清理了房间,将母亲的照片摆在床头,点上了一支香烛。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个曾经充满希望,如今却只剩绝望的家。

然后,他关上了所有的窗户,锁上了门。

接下来的几天,陈阳的家里一直没有动静。

门窗紧闭,屋内灯光全无。

隔壁的王大妈感到奇怪,连续敲了几次门都没有回应。

"阳子?你在家吗?"王大妈喊了几声,没有得到回应。

她闻到了一股异味从门缝中传出,心中警铃大作。

"不好!"王大妈立刻拨打了110。

警方很快赶到,破门而入。

屋内的景象让所有人震惊。

陈阳的尸体倒在地上已经冰冷。

法医到场后例行检查,发现死者怀中紧紧攥着一封信。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信封,缓缓展开泛黄的纸张。

随着字迹逐渐映入眼帘,法医的表情突然凝固,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