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浙江一位骨科主治医生陈喆猝然离世,年仅35岁!




4月6号那天凌晨两点半,他刚刚完成一台手术,稍后还有一台手术等着他做,在休息期间,他倒下,心脏骤停,同时紧急抢救,可惜回天乏术。
这个消息由晴天霹雳,他的家人哭的肝肠寸断。
35岁正值壮年,他还很年轻,平时身体也没有什么问题,怎么会突然猝死呢?
陈喆医生是1989年出生,从小心怀学医梦,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23岁就进入了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当骨科医院。
虽然年轻,但他却是百姓交口称赞的“暖心仁医”。
他常年扎根基层,每月定期到偏远乡镇坐诊。
今年3月就跑了三趟,累计为千余名患者送去专业诊疗,尤其擅长处理骨折、外伤等基层高发疾病。




作为急诊科的中坚力量,他率队突破了全市首例多发伤休克抢救难题,每年主刀200余台高难度手术,患者康复率高达98%。
更让人感动的是,他连续五年深入偏远乡村义诊,甚至自费为贫困患者购买康复器械,还手把手带教出8名青年骨干医生。
他独创的"骨科急诊联合模式"将抢救效率提升三成,被全省推广。
然而,这位医术精湛的年轻医生,却在连续奋战72小时完成四台急诊手术后,永远倒在了手术台旁。
排班表显示,他去世前一周连续值三个夜班,日均睡眠不足四小时。
长期超负荷工作透支了身体,最终让心脏不堪重负。




令人揪心的是,这样的悲剧并非孤例——我国每年有上百名医护人员因过劳猝然离世,急诊科、外科医生更是高危群体。
今年3月9日解fang军第九二八医院的呼吸科专家沈宏峰主任,也是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年仅49岁。
呼吸科医生尹小文也是突发心脏骤停,倒在急救室门口。
这些医生们的离世敲响了警钟:医疗行业亟待建立科学的排班制度,完善医护人员健康保障。
生命无价,我们不仅要缅怀这陈喆医生,更要反思如何避免更多"陈喆"的悲剧。
愿天堂没有病痛,而人间能多些对生命的敬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