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大道,笔下写深情”
——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第二届大中小一体化思政大课
暨爱国主义教育征文启动纪实
“心中有大道,笔下写真情”,4月14日,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在历城区祥泰实验学校搭建起了思政教育与文学创作的双重舞台,带领师生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开拓视野、厚植情怀的精神盛宴。当琅琅书声与时代强音交织,当青春笔触与信仰之光碰撞,这里正谱写着新时代青少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动篇章。
祥泰实验学校六位教师以《跨越百年的承诺》朗诵开篇,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苗禾鸣为活动致辞。苗禾鸣在致辞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集团依托山东师范大学优势,致力于打造特色思政大课。未来集团将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通过推动“三全三融”,共研一体化发展新路径,让“大思政”成果惠及更多师生,实现铸魂育人。
首届爱国主义教育征文活动,共收到1500多份作品,记录了集团少年阅读红色经典的感悟,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青岛出版社精选137篇最具代表性的佳作,结集出版。本次活动,成果集正式发布。青岛出版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济南分社总编辑刘蕾、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执行总经理陈仁波为获奖学生赠书,这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对青少年“以笔为刃,书写时代”的期许。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苗禾鸣、历城区教育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永军,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执行总经理陈仁波,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刘铭泉以及学生代表共同按下启动键,象征着第二届活动正式启航。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刘海栖、知名文史作家张嶔共同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思政课”。他们结合自身经历与代表作品,强调了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并巧妙地将“爱国”二字从抽象的概念化作可触可感的情感共鸣,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
沈石溪先生以“定根水”来比喻儿童阅读的重要性,他殷切期盼孩子们能把自己的根扎在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刘海栖先生谈及“阅读与成长”时,告诫孩子们不仅要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更要“走出去”,于实践中积累文化,在历练中磨砺性格。
张嶔先生通过童年经典阅读播撒心灵种子与长津湖战役人物成长两件小事,真切阐明了阅读滋养人生、助力成长的深刻道理。
祥泰实验学校六年级三班的同学们带来了朗诵表演《归来》,他们用纯粹且真挚的情感,深情讲述了守岛英雄的故事。在那片寂静又坚毅的海岛上,英雄年复一年的坚守,五星红旗日复一日的升起,激发了每一位听众的爱国热情。
济南市关工委办公室一级调研员张相庆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他指出,活动以“心中有大道,笔下写深情”为主题,成功践行了“大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活动展现了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体现了思政教育融入现实、贴近心灵的意义。济南市关工委将继续深化“五老”宣讲,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健全“家校社”协同机制,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传承。
活动在祥泰实验学校清源合唱团同学们优美动听的歌声中圆满落幕。清澈的童声与古典诗词的豪迈相得益彰,歌声穿过校园的走廊,掠过飘扬的国旗,化作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从朗诵中的百年回眸,到课堂上的思想启迪;从获奖时的荣耀时刻,到表演中的情感共鸣。在文学与思政的交融中,“爱国”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信念,激励着大中小学生在“大道”的指引下,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