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10批国采价格公示,参比可及、原料可及、技术难度不高的产品,已经可以预见未来将毫无机会可言!
而经过风云药谈团队对市场的筛选分析,以下单品,或将具备重大市场机会,详情如下: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批文机会不容错过:参比不可及(2-3年未生产),有技术壁垒、原料药“不可及”,首家申报未通过,现六家申报,市场2-3个亿规模,市场持续上升,三跨(等级医院、基层医院、零售及第三终端),水果味更适合推广,原料药合作开发保障供应。
(数据来源:摩熵 风云药谈整理)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的通用名下,国内已上市三个剂型:颗粒剂、分散片、干混悬剂;其中,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为一品红独家剂型,该剂型在基药,但是国际市场并无分散片上市,属于无参比制剂的产品,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剂为非基药,但是安全性、有效性均有大量询证数据,且具备参比地位。
目前随着国家对儿童用药的重视,新版基药目录调整呼之欲出,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已经列入基药,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剂,具备更多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具备参比制剂地位,非常符合基药目录遴选时安全、有效、经济的遴选原则,很有可能进入新版基药目录儿童药目录内。
随着市场对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儿童医生选择该通用名下产品,毫无疑问,如果企业看好该领域,有意向进入儿童抗生素领域,按照一致性评价申报颗粒剂,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查阅CDE评审记录,颗粒剂的国内各企业的一致性评价研发申报,并非一帆风顺: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在研厂家情况:
(信息来源:CDE NMPA 风云药谈整理)
因产品技术难度较高,北大医药、一品红制药、大光制药第一次研发、申报均以失败告终,未获批准。
一品红制药和大光制药的第二研发已受理,正在审评中。后续做BE(仅仅5家)企业均在2025年上半年申报上市。
看来好的产品大家都想尽快过评,但是过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项目的难点,恰恰也是项目的机会:
难点一:产品溶解后的物理状态类似胶束状态,BE做到一致性药学处方工艺有难度;
难点二:目前国外首个参比制剂已退市,第二个具备产比制剂地位厂家,参比制剂已经长期未生产,短期内参比制剂不可及,产品研发出现真空地带,后续跟进企业如立项启动研发,进度将会无限期延后;
难点三:国内原料药的供应还有不确定性,如立项制剂需配套研发原料药;
市场概况: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属于国家医保乙类,目前在销售厂家仅4家,年销售金额超过约2-3亿元。同通用名下其他剂型: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根据对一品红的财报:2023年该产品上半年同比增长18%。2024年,预估年销售金额约13-15亿元。
经查询药融云数据库,近几年来产品市场表现如下:
(数据来源:摩熵 风云药谈整理)
2020年后,产品连续四年维持高速增长!
根据产品市场数据推算,目前市场颗粒剂年销售约3亿元,预计2026年,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剂市场份额会比目前查询到的金额更大,全国份额约4-5亿元/年。按照75mg折算,年销售将会超过2亿最小用药单位量(75mg/次);产品上市后,可以切分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未过评)市场。
目前该项目采用了儿童更喜欢的橙子口味,口感好,大幅提高儿童用药顺应性,解决临床医生和家长对儿童用药抵触的难题,该项目BE试验成功,预计在2025年5月申报,2026年Q4正式获批。
无论是批文申报的时间节点,还是市场份额,未来都具备新的爆品潜力!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面对众多卷到白热化的产品,像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剂,具备参比不确定、原料供应有难度、过评又在第一梯队的优质产品已经不多!
联系:风云药谈 联系电话:15005811962(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