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杜卓滨

“家乡的父母已经年迈,在外的游子快回家吧!”

时隔十年,四川内江龙门镇返乡创业者尤新位仍记得2015年第一次看到这句宣传标语时,心里的感觉:“发酸,触动很大。”

4月15日,尤新位开着车,载着妻子魏丽燕在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几个村检查农作物的长势。面对封面新闻记者团的采访,他将十年间,返乡后的创业历程娓娓道来,其中有艰辛、苦楚,但如今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2009年,尤新位在昆明认识了妻子魏丽燕,随后两人各自辞职,开始经商。服装批发、货车运输、承包砖厂……夫妻俩常常两地分居,辗转多个省份,各自打拼事业,直到2015年。


尤新位和魏丽燕夫妻

当年两人回到内江探亲,在大洲广场闲逛的时候,“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宣传活动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家乡的父母已经年迈,在外的游子快回家吧!”醒目的宣传标语,让尤新位呆在了原地:“当时,母亲年近70岁,需要陪伴,儿子也正好到了读小学的年龄。”尤新位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回家后多次商量,最终决定返乡创业。

刚开始,魏丽燕做农村电商,尤新位流转了10多亩土地种柑橘。2019年,他们扩大了种植面积,在老家附近流转了150亩地,发展起种养循环农业,山上种柑橘,半山养猪,水里养鱼,还有家禽满山跑。

2021年开始,随着撂荒地整治的深入推进,夫妻俩开始承接代耕代种业务。从几十亩逐渐扩大到约1000亩,主要种植粮油蔬菜。

今年1月,龙门镇兰家沱村,尤新位代耕代种的一百余亩榨菜迎来丰收。农场与乌江榨菜集团签订了收购合同,采取“订单生产”的模式,实现了产销对接。

同时,随着耕种面积的扩大,对农机设备的需求增大,夫妻俩新成立了一个农机专合社,期待着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尤新位夫妇是内江众多返乡创业人士的缩影。近年来,内江深入推进返乡下乡创业“回家工程”,坚持开展返乡下乡创业服务月活动,举办创业大讲堂、项目实地巡诊、网络创业能力提升培训、返乡下乡创业研学暨资源对接等系列活动,全面服务返乡下乡创业企业和创业就业农民工。

自2015年9月实施返乡创业工作以来,截至2025年3月底,内江市新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2.68万人,创办经济实体2.71万个,其中创办企业0.42万户(含规模企业207户),引进投资总额达663.62亿元,带动就业13.99万人。

此外,自2023年起,内江市汲取“千万工程”蕴含的智慧,立足发展实际,启动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两年时间,前两批目标镇街村容村貌变化明显,吸引了一大批人员返乡改造老旧房屋,留在家乡就业创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