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山区公安分局杨家地派出所辖区内,南亚风情第壹城商业区热闹非凡,杨家社区、田家地、亚龙小区等区域各具特色。面对这一现状,杨家地派出所紧密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派出所广泛动员各方力量,组建“红袖标”治安志愿者队伍,助力开展巡逻防范、内部安保、矛盾调解、线索举报等社会治安治理工作。截至2025年3月,杨家地派出所已发动600余名“红袖标”,组建6支常态化“红袖标”治安志愿者队伍,成员共计155人。
杨家地派出所定期组织“红袖标”培训,内容从普法宣传到纠纷处置、模拟演练突发情况,致力让“红袖标”队伍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
字庭康身为南亚物业安保部经理,也是“红袖标”治安志愿者队伍的一员。字庭康介绍:“戴着‘红袖标’,身份标识特显眼,游客求助或者群众有纠纷,都会第一时间找我们。”自从加入“红袖标”后,他不仅参与日常街面巡逻,还成功调解不少纠纷。他举例道:“南亚商业区酒吧多,夜间常有因醉酒引发的纠纷。我们在巡逻时遇到喝酒后发生口角的,都会立刻上前劝导,让双方和解,避免发生冲突。”
杨家地的“红袖标”队伍拥有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奖惩分明,权责明确,并落实到每个人。每年底,杨家地派出所依据考核分数,评选出优秀个人和队伍,颁发奖牌。
周艾兵是一名在辖区经营招待所的“红袖标”志愿者:“‘红袖标’队伍开展常态化巡逻,极大地改善了辖区治安状况。客人住得放心,群众生活安心,我们招待所的生意也更好了。”
2024年,杨家地“红袖标”队伍共清理涉黄小卡片8000余张,还提供了一条关键违法线索,协助杨家地派出所成功捣毁一个涉黄窝点,打击处理涉黄、涉赌人员11名。
“晚上9时30分,一名未成年人入住招待所,姓名、身份证已登记,并取得监护人同意。”这是杨家地派出所建立的“红袖标”微信群里,一位招待所老板发布的信息。
像这样的微信群还有很多,每天,巡逻队成员都会在群里定时定点拍照打卡,记录巡逻情况。即便遭遇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他们也始终坚持巡逻。周艾兵认为,“红袖标”戴着标识巡逻,对辖区潜在警情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辖区平平安安,生意红红火火,我们群众也就开开心心。”
在杨家地,共建的力量源自人民,共治的智慧出自人民。杨家地派出所紧紧依靠群众、围绕群众,将社会治理化作群众踊跃参与的生动实践,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2024年,杨家地“红袖标”队伍排查各类纠纷190起,成功调解181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5%,开展普法宣传受众多达5万人次,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3%。
记者 姜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