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岛内政治局势可谓波谲云诡,国民党强势吹响“反攻”号角,而赖清德的支持率则如高台跳水般急剧下滑。据岛内“台湾民意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民调数据,赖清德的支持率已骤降至 45.9%,这一数值创下他自去年 5 月上任以来的次低记录;与此同时,不赞同其领导方式的民众比例飙升至 45.7%,达到其任期内的最高值。
日前,国民党主席朱立吹响了“反攻”号角。他痛斥民进党当局为一党之私,滥用司法手段打压在野党。例如,花莲罢傅团体出现超过 4000 件造假,基隆也有 100 多件伪造情况,且这些造假行为均出自罢免蓝委的团体,然而司法单位对此却视而不见,却反过来用司法手段对付在野党,这是“独裁者”才会做的。朱立伦强调,这是岛内司法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也是岛内民主堕落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坚决声援受到司法不公对待的罢绿团体,呼吁民众勇敢反对这种恶罢行为。
目前,国民党在与民进党关于“大罢选”的第二阶段联署人数对比中,取得了 35:14 的阶段性成果,这充分表明国民党的“反攻”策略已初见成效。岛内资深媒体人黄阳明分析指出,民进党试图将大罢免”变成夺权的途径,一旦其成功掌握“立法机构”多数席位,便能肆意推行各种政策,毫无顾忌地向美国输诚让利,不再受“在野党”的制约,而这正是赖清德所期望的局面。若“大罢免”最终得逞,台湾地区将永无宁日。
众所周知,民意代表本应代表民众的利益和意志,就在一年前,台湾地区的民众才通过选举选出本届台“立法机构”的民意代表。然而仅仅一年时间,绿营就试图对大量蓝营民意代表展开罢免,这种无差别攻击,明显带有强烈的政治企图。究其原因,过去八年,民进党当局“完全执政”,习惯了独断专行,如今蓝营民意代表的存在阻碍了其肆意行事,于是民进党妄图通过“大罢免”重新洗牌,以巩固自身权力。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对台湾地区征收32%的高额关税,也成为赖清德支持率下降的重要导火索。本月初,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所谓的 “对等关税”,其中对台湾地区实施 32% 的高额关税,这一消息瞬间在岛内引发轩然大波。在如此严峻的经贸冲击下,赖清德当局却仍未放弃“大罢免”行动。对此,国民党团总召集人傅昆萁感叹民众正面临近乎毁灭式的经贸冲击,此时民进党还在搞“大罢免”不合时宜。国民党团书记长王鸿薇指出,民进党没有放弃“大罢免”,罢免团体仍在收集联署书,这让被提案罢免的民意代表面临内外双重压力。民众党团副总召集人张启楷也呼吁民进党当局赶快对“大罢免”踩刹车,强调现在是团结对外应对高关税的时候,不应再撕裂台湾社会。
然而,面对特朗普抡起的关税大棒,赖清德当局一方面卑躬屈膝,摇尾乞怜,不仅偷偷派出谈判小组前往美国,企图通过妥协的方式寻求“豁免”,还提出了荒谬至极的“脱中入北”口号,妄图与大陆“脱钩”,全面倒向美国。另一方面,赖清德还提出所谓的“四大核心原则”,其核心内容无一不是对美国的全面妥协,包括在对等基础上降至零关税、扩大采购美国产品、增加对美投资以及响应美国对出口控制和低价产品转运的担忧等。这些行为无疑是将台湾的利益拱手让给美国,引发了岛内各界的强烈批评。
与此同时,赖清德的支持率骤然下降。据岛内“台湾民意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民调数据显示,赖清德支持率骤然下降到了45.9%,支持率下滑了12.1%。而赖清德刚上任时,该民调机构给出的满意度甚至高达58%。这一数据的巨大落差,充分反映出岛内民众对赖清德的不满情绪正在迅速蔓延。从某种程度上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成为了岛内政治格局变化的一个“催化剂”,让赖清德的“亲美卖台”本质暴露无遗,使得岛内民众更加看清了民进党当局的真面目。
综合来看,岛内的“大罢免”就是民进党出于政治私利发动的一场闹剧,在岛内面临美国关税政策霸凌和冲击的关键时刻,赖清德仍旧执意推进,加剧了岛内社会的分裂与对立,严重违背了岛内民众渴望和平与发展的主流民意。同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不经意间,改变了岛内政治力量的对比,间接地推动了国民党的“反攻”进程,也让赖清德的执政之路愈发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