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是农历三月初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地举行活动庆祝“三月三”传统佳节。各民族同胞穿上绚丽多彩的服装,唱山歌、抛绣球、品美食,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如画山水间处处盛开。

广西司法行政系统以民族节庆为纽带,掀起民族法治宣传热潮,持续擦亮“法治三月三”特色品牌,让法治之音随山歌唱响八桂大地,以文化交融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潮玩街区成普法前沿阵地

3月31日,由自治区司法厅主办的潮玩普法活动在南宁市青秀区民歌湖开幕。作为今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的核心板块,“有得耍”潮玩街区摇身一变,成为广西普法宣传的前沿阵地。

“学法懂法,学会才能运用它……”在“万物秀”宇树机器人共舞环节,一段20秒的普法RAP以动感节奏点燃全场;东盟国家留学生作为志愿者,与民族普法乐队乐手以快闪方式出现,演绎用摇滚风格改编的传统民歌《茉莉花》,让民族与法治相交融,让法治宣传“声”入人心;“三月三NPC(非玩家角色)普法团”与群众进行互动,市民和游客拍照打卡即可赢取礼品……

自治区司法厅将人工智能“玩转”到底。活动现场,“法智未来”潮玩普法课堂邀请科技竞赛获奖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还有AI下棋机器人、AI电吉他、消防“汪汪大集合”等多个法治体验场景;自动售卖机变身“法治图书角”,市民和游客扫码即可带走心仪的法律书籍;“法治润八桂、科技兴未来”集章打卡活动现场设置“法治能量站”“AI律所智能空间站”“自在‘活’法市集”等7个打卡区,集齐7枚印章即可兑换一份礼品。

“第一次知道学法可以这么有趣。每个打卡点都很有创意,有些是玩法律拼图,有些是翻阅法条合影,有些是提问法律知识让AI律所回答,大人小孩都玩得很开心。”来自贵州省的游客小聂兴奋地说。

“有得耍”潮玩街区以“文旅+法治”为核心,通过“奶茶社交+科技赋能+亲子沉浸+音乐潮玩”的多元形式,让法治教育融入消费新场景,积极探索“有趣、有料、有温度、零距离”的全民学法模式,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法治与潮流碰撞的文化盛宴。

将法治种子撒遍八桂大地

3月28日,自治区司法厅以“三月三”传统佳节为契机,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广西三月三·法治伴你行”全区民族法治宣传活动。

此次活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突出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广西高质量发展和中心工作、“人工智能+法治”创新实践、法治与文旅深度融合及未成年人、农民、边民等重点人群精准普法等内容。活动还将进驻机关、社区、乡村、校园、企业、广场、网络,实现民族法治宣传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让普法宣传“走新”更“走心”。

3月27日,贵港市司法局、覃塘区司法局等10个部门在覃塘区樟木镇举行贵港市“广西三月三·法治伴你行”民族法治宣传暨全面实施“网格+普法”项目启动仪式。活动通过举行文艺演出、打造“法治宣传一条街”等方式,将法治元素融入演出节目和各类民俗活动,并在现场设立法律咨询台,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3月28日,玉林市博白县司法局同心普法团队走进博白镇第七小学,开展“广西三月三·法治伴你行”法治进校园活动。活动现场,法治宣传员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讲解禁毒反诈、预防校园欺凌等方面法律知识。团队成员还与同学们一起唱山歌、跳竹竿舞,让孩子们在感受法治力量的同时,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

3月31日,柳州市司法局联合融水苗族自治县司法局,在三防镇开展“山歌唱法治·红耀三月三”法治文化惠民行活动。活动以“红色法治+民族普法”为主题,通过“法治服务+红色教育+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将法律知识送进千家万户,让法治精神在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

此外,防城港市、百色市、崇左市等地还结合民族边境地区特色,推出“法治趣乐园”“双语法治宣传集市”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法治宣传活动,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八桂大地的每一处角落。

着力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自治区政法各单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开展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富含法治元素、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法治宣传活动,着力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广西监狱系统打造“法治+民俗”普法品牌,以山歌为媒架起民族连心桥。“全民普法提素质咧,嘿撩撩啰;社会和谐又平安咧,嘿撩撩啰;法治山歌大家唱咧,共建法治新壮乡咧……”3月22日,一首首法治山歌在柳州文庙唱响。乡音俚语间,柳州监狱将法治案例化作动听旋律,让法治种子扎根群众心田。

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文”为媒,开启“三月三”法治盛宴。广西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联合戒毒人员创作并录制禁毒歌曲《壮乡禁毒传中越》,采用中、越双语对唱形式,实现禁毒戒毒知识跨文化传播。同时,开设“指尖上的法治课堂”,将绣球、壮锦等非遗技艺与禁毒宣传相结合,创作百余件禁毒主题作品,让群众在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

河池市金城江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全区政法各单位,在铜鼓广场设置造型别致的“政法小屋”“法院小屋”“检察院小屋”“公安小屋”“司法小屋”,向群众宣讲法律知识。身穿民族服饰的河池市法学会普法志愿者将法律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山歌,通过即兴对唱的方式,在欢乐律动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背篓绣球、三人板鞋竞速、打油茶比赛……贺州市钟山县人民法院萤火虫普法团队走进两安瑶族乡两安民族中学,与中学生一起体验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动。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同学们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靖西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人民法院,走进龙邦镇中心小学、壬庄乡初级中学,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同学们“沉浸式”感受司法审判的庄严与公正,深刻认识故意伤害、贩卖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线下普法遍地开花,云端异彩同绽风华。自治区司法厅同步启动“普法RAP征集赛”“民族法治网络竞答”等线上活动,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助力“法治三月三”话题在线上平台实现裂变式传播。

从一本正经到有趣有料,从非遗技艺到模拟法庭,从云端竞答到反诈集章,广西用创新打破普法宣传“次元壁”,让法治知识在互动中悄然生根,让民族情谊在笑语间愈发紧密。全民学法热潮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能量”,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法治护航下绽放新光彩。

来源:法治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