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风相辉映,智造文脉两相宜。4月14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行活动拉开帷幕。来自各地的网络名人齐聚淄博,探访海岱楼、赏陶琉、观智造,亲身触摸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创新,见证“老工业基地”向新质生产力的华丽转身。



文旅破壁流量转化为“量”

来淄博,海岱楼钟书阁是必打卡点之一。作为上海钟书阁品牌的第42家门店,它巧妙融合了“海派文化”与“齐文化”精髓,别具一格。

踏入海岱楼钟书阁,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文化世界。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了齐地文化元素,战国编钟造型的书架与现代镜面设计交织,齐文化典籍与网红奶茶店比邻而居。网络名人们漫步其中,不时驻足拍照,沉浸其中。

“爆火”之后的海岱楼,持续为城市赋能的秘诀,就藏在文旅融合的深度实践里。

当游客捧着周村烧饼穿行于琉璃窗花投影中,当楼内看书楼外烧烤的场景深入人心,文旅融合的深层密码已然显现:文化不死守庙堂,烟火不困于市井,两者碰撞出的正是城市更新的火花。



正如网络名人@四分三十三秒在微博中所说,“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的诗意入驻将为淄博文化和旅游注入新的活力,打造属于淄博的文化地标。

夜晚,海岱楼灯光亮起,建筑倒映于齐盛湖面,与星空交织成画,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当城市的文化底蕴渗入市井生活的肌理,流量自然转化为留量,让这座城市更具魅力与温度。

陶琉映城韵淬炼文旅新经济

如果说海岱楼是淄博的“文化新声”,那么淄博的陶琉文化则是这座城的“灵魂底色”。

战国时期的“蛋壳陶”薄如蝉翼,当代琉璃艺术品流光溢彩,跨越千年的工匠精神令人震撼。“每一件器物都镌刻着齐地工匠的指纹密码。”网络名人@RS去旅行说道。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陶瓷琉璃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现有18个展厅,陈列陶瓷琉璃精品1.6万余件。2023年以来,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聚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用博物馆思维打造景区、用景区理念运营博物馆。尤其,淄博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碰撞,灯工琉璃、陶瓷手作、布艺手工等创新工坊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截至2024年,累计接待服务观众450万人次。

“以前只知道淄博烧烤很有名,这两天深入了解后,淄博的陶琉文化也极具魅力。”网络名人@山东小妮刚刚体验烧制了一个琉璃鸢尾花,她认为淄博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城市。

淄博陶琉文化源远流长,是淄博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淄博通过举办陶琉文化节、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等方式,不断推动陶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智造蝶变机器人舞动产业新图景

在领略了淄博的文旅魅力和文化底蕴后,网络名人参观团来到了遨博(淄博)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遨博智能),感受淄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



遨博智能车间里,智能码垛机、按摩理疗机、人形机器人舞动双臂,科技感满满,咖啡机器人两只机械手臂在80秒内就能完成一杯拉花拿铁的制作。“他们用实力诠释什么叫‘闷声干大事’。”网络名人@徐顺达发出这样的感叹,突然get到“中国智造”四个字的分量,这哪里是工厂,分明是未来世界的孵化器!

近年来,遨博智能先后攻克了机器人“操作系统”“一体化关节模块”“关节力矩传感器”“关节伺服电机”“关节减速器”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助力企业从工业机器人向消费类机器人产品研发方向发展。随着农业采摘机器人、按摩理疗机器人等的研发,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也逐年扩大。

淄博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遨博智能正是淄博智能制造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淄博加大了对智能制造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了一批像遨博智能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同时,淄博还加强了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从陶琉之火到智造之光,淄博的每一步都在重塑自我。当前,淄博正以“文化+科技”双引擎驱动,构建“历史有根、产业有魂、未来有梦”的城市新图景。(海报新闻记者 张珈玮许炳棋 淄博报道)

来源:海报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