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一企业一园区获评
2024年度北京市低碳试点优秀项目
4月14日,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24年度北京市低碳试点优秀项目,门头沟区两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北京碧水源门头沟区第二再生水厂低碳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获评“2024年度北京市先进低碳技术试点优秀项目”,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一期获评“2024年度北京市气候友好型区域试点优秀单位”。
北京碧水源门头沟区第二再生水厂
北京碧水源门头沟区第二再生水厂是门头沟城区唯一的污水处理厂,位于永定镇门头沟新城南端,西临西苑路,南临京昆路,北侧、东侧毗邻冯村沟。厂区设计为全地埋式,采用“地上花园、地下水厂”的布局,2015年6月开工建设,2018年11月正式商运,占地面积5.79公顷。
企业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尝试在多个方向寻求降碳增效。包括利用再生水厂屋顶空间资源、出水口势能资源和再生水余热等资源,综合应用光伏、尾水发电、热泵等低碳技术;同时尝试搭建厂区内的碳管理平台,公布低碳设备运行数据和新能源利用情况,展示降碳效果,倡导员工和来访群众共同参与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因地制宜探索中小型再生水厂绿色低碳发展路径。项目实施后,能够满足水厂自身部分用电和全部供冷供热需求,余电可上网,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408吨。
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一期
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是门头沟区和中关村发展集团坚持“五子联动”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合打造的“两区”重点项目。园区一期建设面积31万平方米,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园。园区将空间、算力、模型、数据、云等专业服务深度融合,建设“办公+试验+试制”功能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化基地,助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园区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探索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打造智慧绿色运维平台,实现能耗、碳排放、环境管理功能。在供冷热、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绿色、智能设计理念,建设基于中水源热泵能源中心的制冷制热系统,冷热源可再生能源占比可达70%,建设屋顶光伏和风光互补内部道路照明,规划园区内全部建筑建成绿色建筑。同时,开展园区韧性建设,采用多维生态海绵技术完善海绵园区设计,加强非传统水源利用,实现利用率50%以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5%。另外,构建舒适健康微气候环境,打造通风廊道,进行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具备气候友好型新建科技园区的典型示范效应。
来源:北京门头沟、生态门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