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显示,32国联盟正计划增兵亚太地区,日本公然联合北约,指责中国,对华采取强硬政策。与此同时,中方频频表态,称将采取反击措施。

日本最近这些年不断强化军事力量和防务自主,2025年军费开支已经到了GDP的1.3%,比2018年提升了近15%。



2025年2月,日本外长在布鲁塞尔表示,愿意与北约共享情报、联合军演,甚至还考虑在欧洲合作设立远程导弹预警基地。这明显是想形成针对中国的战略联盟,利用北约的全球影响力,加剧对中国的围堵。

日本这么做,一方面是出于自身安全焦虑,认为中国崛起对其是重大威胁;另一方面,是利用北约,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而中国除了是它的威胁外,也还是一个发展实力的借口。



对于美国来说,日本联合北约是双刃剑,用好了利于美国对亚太的掌控力,用不好,可能最先伤到自己。

面对日本联合北约反华的动作,中国早已经做好了全面的准备。中国国防部2025年最新公开报告显示,中国军费已稳定增长至GDP的2.0%,并且在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方面持续发力。近年来,通过发展高超音速武器、无人作战系统等创新技术,中国的反制能力大幅提升。



对于日本的挑衅,中国的反击策略是明确而坚定的。不仅在外交上多次表示反对,在实际的军事部署上也进行了调整。比如,位于南海和东海前沿的军事基地进行了重点升级,还联合国内多个军工企业,加快研发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和高精度导弹系统。

在外部,还强化了与上合组织、中亚各国的反恐与安全协作,形成跨区域战略同盟,来对抗美日的联合遏制。

中国的战略方向不仅在防御,还在于主导地区的安全局,不被人牵着鼻子走。



中国外交部2025年2月的一份声明指出,“中方坚持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但一旦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我们必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这种表态,既是对外界挑衅的警告,划定红线,也是对内部力量的激励,形成共识,确保中国在国际博弈中始终掌握主动权。

当前,中美俄、日欧等大国的博弈愈发激烈。美国推动印太战略,想通过强化与日本、韩国及其他盟国的合作,建立起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反华战线。



美国国防部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美军在亚太地区驻军规模比2019年增长了20%

与此同时,俄罗斯则在不断与中国加深合作,以抵消北约在全球范围内给它的压力。2025年俄罗斯的军费支出已占GDP的4.1%,并大力推进与中国在能源、军事及外交领域的联合项目。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上,逐步构筑起反制美西方压力的战略同盟。



在这种国际博弈中,日本的每一步动作都会被放大。日本一旦联合北约采取反华政策,将进一步激化中美俄三方的矛盾,也可能会扩大到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
美日虽是同盟,但在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平衡东亚安全局势上,意见并不完全一致。

美国在依靠日本加强印太防线的同时,也必须应对日本激进政策可能带来的反作用,如果无法得到有效制衡,很可能会自毁长城。这种内部矛盾将使整个联盟变得更为脆弱。




近期的对等关税,日本也没能幸免,依然需要拿出足够的利益,才能让美国这个所谓的盟友,不用关税大棒砸他。这样的联盟又谈何坚固呢?

总体来看,当前全球战略博弈正处在剧烈变化的阶段,日本联合北约反华、中方坚决反击、美俄、中美角力等等,都显示出国际秩序正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争是政治的延伸,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基础就是资本,也就是经济利益。所以近期的关税战、金融战,则是中美对决没有硝烟的战场,日本连上桌的实力都没有,只能做一条被殃及的池鱼,而没有决定命运的能力。
所谓的北约增兵亚太,也并不是战略全局的重点。2025年的战略重点,就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同时资本市场反哺增强军事实力,军事实力保障全局安全。中国自身坚不可摧,北约和日本也无可奈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