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茶树飘香,4月的梅岭,以其独特的特早茶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打卡。
孩童研学、家庭自驾、非遗展演……连续两个周末,由川南网精心策划的梅岭春晓·纳溪特早茶品牌宣传系列活动,犹如一针针“催化剂”,为本就热闹的梅岭茶旅,不断添加“火力”!
“探秘茶文化·体验劳动美”茶山研学之旅
4月4日,“探秘茶文化·体验劳动美”茶山研学之旅在纳溪特早茶基地梅岭茶山开展。本次活动以“知识+实践+文化”为主线,将课堂搬进茶山,让青少年在自然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吸引了10组中小学生家庭参与。
采茶、制茶、学茶道……活动中,孩子们化身一个个小“茶农”通过沉浸式体验,在劳动实践中感悟传统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次茶山之旅,不仅是一次味蕾与自然的对话,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自信课。
“自驾茶山·品茗自然”自驾游活动
4月12日,“自驾茶山·品茗自然”——纳溪特早茶基地自驾游活动如期开展,10组自驾家庭深入茶山腹地,采新芽、制春茶、赏茶景,以“茶旅融合”新场景解锁周末休闲新方式,助力茶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
活动中,参与者背起竹篓、戴上斗笠,化身“一日茶农”,不仅学会了“提手采”的采茶手法,体验了杀青、揉捻、干燥等古法制茶工艺,还品尝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茶元素”创意菜。
这种“自驾+茶文化”的深度体验,让消费者感受到了从“喝茶”转向“懂茶”的变化。
“梅岭春晓·特早茶的非遗味道”暨“霓裳雅韵,茶香四溢”——传统服饰与茶艺共舞艺术展演活动
4月13日,“梅岭春晓·特早茶的非遗味道”暨“霓裳雅韵,茶香四溢”——传统服饰与茶艺共舞艺术展演活动华丽上演,意味着本次系列活动也迎来最终的“重头戏”。
当天,数百人相聚在梅岭春晓茶园,共同见证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非遗茶香”与“传统霓裳”的浪漫邂逅。
茶,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文明的密码。一片茶叶,承载着纳溪“晴时耕、雨时读”的农耕智慧;一杯茶汤,浸润着“和敬清寂”的东方哲学。
“霓裳雅韵”与“茶香四溢”的跨界融合是本次活动的点睛之笔。活动现场,汉服、唐装、苗绣、云锦……这些行走的“非遗符号”与茶艺表演交相辉映,让远近而来的游客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整场展演以茶为轴,串联起采青、摊晾、炒制、点茶等非遗技艺活态展示,让古老茶香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多看点:纳溪特早茶的那点事
纳溪梅岭,是北纬28°黄金产茶带的瑰宝。这里的特早茶“正月萌芽、除夕可采”,比全国同纬度茶区早上市20天以上,被誉为“中国春天的第一杯茶”。
近年来,纳溪区始终坚持“品牌兴农”战略,“纳溪特早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入选首批“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互认产品。目前,全区拥有茶叶基地31.5万亩(其中有机茶园2680亩、绿色茶园2000亩、富硒茶园5000亩、欧标茶园1000亩、生态低碳茶园516亩),名优茶加工企业126家,年产干茶2.4万吨,年综合产值达89亿元,茶叶产量和产值名列四川省前茅、泸州市第一。
为加快推动三产融合、三链同构,纳溪区建设了川渝滇黔结合部最大的区域性茶叶交易中心—“中国特早茶城”、纳溪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茶叶加工厂)、特早茶博物馆,目前已招引入驻企业30余家,开展高端绿茶、红茶、抹茶等产品精深加工。
同时,纳溪区持续打造纳溪特早茶“区域公共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双品牌模式,大力支持区内茶企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拥有各类茶叶品牌61个,“瀚源”“凤岭”“三川那美”“三川那红”等茶叶品牌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川南雀舌传统制作技艺”获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纳溪产好茶,纳溪人好品茶、好交友。为吸引更多爱茶之人来到纳溪、了解纳溪、留在纳溪,纳溪区加快推动茶产业三产深度融合,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建成梅岭茶叶主题公园和具有观光功能的茶园面积达12万亩,集聚种茶、采茶、制茶、品茶等为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瀚源、凤岭等茶旅研学庄园5个,开发出茶山旅游、采摘体验、风味茶餐等茶旅新“玩法”,“梅岭茶叶主题公园旅游线路”连续两年获评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