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通辽市科左中旗敖包苏木大喇嘛套布嘎查依托区域优势,以农业产业现代化为着力点,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小小的菌菇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撑起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伞”。
走进科左中旗敖包苏木大喇嘛套布嘎查食用菌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景象。车间内工人们正娴熟地进行拌料、套袋、灭菌、制作菌棒,智能化菇棚里菌棒整齐排列,一袋袋菌棒承载着村民收获的希望。
“我们精心培育每一根菌棒,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加工的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种出品质优良的蘑菇,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食用菌基地负责人王初一介绍说。
小菌菇成就大产业,大喇嘛套布嘎查食用菌基地不仅是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也是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强劲引擎。2021年,大喇嘛套布嘎查党支部积极扶持集体经济项目,回引了懂经营、会管理、有经验的“菌菇能人”,创新采用“党支部+种植大户+群众”的模式发展菌菇特色产业。嘎查村党支部以土地入股食用菌产业,与经营者达成“保底+分红”的合作机制,每年固定收取7.5万元土地资金作为保底收益。当利润突破20万时,村集体还能按照总收益的25%参与二次分红。大喇嘛套布嘎查食用菌基地种植模式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保障,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稳步增长。
“我们做菌棒的原材料都是从周边农户家里回收来的,蘑菇种植周期相对较短,市场需求大,收益稳定。今年,我们预计制作25万棒菌袋,初步计算能产出75万斤蘑菇,按照市场均价3.5到5元的价格销售,一年毛利能达到200万到300万元。”王初一介绍说。
种植户刚采摘的蘑菇。包婷婷摄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村民徐淑云便是受益者之一。
“我来这工作两年了,随着我对工作的熟练度增加,我的工资待遇也提高了。今年基地更新了设备,现在干活更方便了。种植基地离家特别近,还能方便照顾家里,这份工作太适合我了。”徐淑云满意地说。
大喇嘛套布嘎查食用菌基地还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建立了循环农业产业链。通过回收周边地区的玉米芯等原料,经科学配比加工成优质菌棒,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实现了“变废为宝”,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径。
大喇嘛套布嘎查党支部书记宋玉宝介绍:“以前村里有2户蘑菇种植示范户,今年又增加了10户种植户。今年,我们嘎查将继续加大对蘑菇种植产业的投入,不断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还计划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蘑菇采摘、科普体验、农家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进一步带动嘎查的经济发展。”
在科左中旗敖包苏木大喇嘛套布嘎查一颗颗菌菇正蓬勃生长,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引领着村民走向更富足、美好的新生活。(珍珍、关永喜)
来源:科左中旗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