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德国正式启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永久性海外驻军计划——在立陶宛部署一支5000人的装甲旅。Politico称,柏林此举旨在加强北约东翼防御,以应对俄乌冲突。报道称,该旅预计将于2027年前具备全面作战能力,未来将驻扎在立陶宛境内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鲁德宁凯的一处新军事基地内。该地位于维尔纽斯以南约30公里处。在此之前,该旅将在立陶宛的临时基地开展行动。

表面上看,这似乎预示着德国军事实力的觉醒,但细究之下,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部署背后,或许另有玄机。就在乌克兰东北部战线上,一场关键战役正在上演。苏梅,这座看似普通的城市,却如同一枚钉在地图上的重要棋子。俄军的突然发力,让这个战略要地成为了全球目光的焦点。要知道,苏梅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区域枢纽。它就像是一把插在乌克兰东北部的钥匙,谁掌握了这里,谁就能打开通往哈尔科夫方向的大门。更要命的是,这里还牵动着整个北约东部防线的神经。



前线俄军加速突破(资料图)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选择立陶宛?原因是立陶宛与波兰接壤的边境有“苏瓦乌基走廊”,被认为是连接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的生命线。这种地理位置,使立陶宛成为了牵制俄罗斯的天然防线。德国在此处驻扎装甲旅,增强了整个北约东翼的战略深度。这样一来,即使是在最严峻的情势下,北约也能稳住阵脚、坚持到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立陶宛距离俄罗斯的直线距离仅有100公里,而德国最新采购的火箭炮发射炮弹时射程达到了300公里,换句话来说,俄罗斯领土处于德国火箭炮的射程范围内。

德国在立陶宛搞军事部署,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震慑俄罗斯。自从俄乌冲突一爆发,欧洲的安全形势就彻底变了样,俄罗斯跟北约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德国是北约的重要成员,这次它在立陶宛派出了第45装甲旅,这其实是在给俄罗斯放狠话:北约在东欧是有底线的,谁想在这儿搞小动作,肯定得掂量掂量后果。这不只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更是一种政治手段。德国想用军事力量来告诉俄罗斯,别想着在东欧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北约不会坐视不管,会全力保护自己在这个区域的利益。



德国采购的火箭炮最远射程300公里(资料图)

把德国和立陶宛的军事资源整合起来,再加上和北约其他小伙伴的协作,能形成一个更紧密的防御网络,增强应对安全威胁的本事,保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不过,这种军事联盟说不定会使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搞不好还会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俄罗斯或许会觉得德国的军队调动是对自身安全的重大威胁,进而采取相应的反击举措,比如增强西部边境的军事力量,研发和部署新型武器等等。这无疑会让地区的紧张局势更加加剧,也让发生冲突的风险提升。

德国在立陶宛的军事部署,也反映了欧洲安全战略的转变。然而,俄乌冲突后,欧洲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安全战略,寻求更大的战略自主。德国的举动,可以解读为欧洲国家在增强自身防卫能力,减少对美国依赖的尝试。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将完全摆脱对美国的依赖。美国在北约中的作用依然举足轻重,其军事实力和技术优势仍然是欧洲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的安全战略,需要在自主和依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加强自身防卫能力,又要保持与美国的良好合作关系。



德国试图通过驻军增强防务自主(资料图)

当前,俄罗斯深陷复杂困境。俄乌冲突中,苏梅州战场僵持不下,俄军虽有推进,但乌军抵抗凶猛,局势难明。与此同时,德国在立陶宛的军事部署,让北约东翼力量大增,俄罗斯西部边境压力剧增,战略空间被严重挤压。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走向迷雾重重。德国此举加剧了双方紧张态势,对抗风险显著提升。不过,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在全球对和平的强烈期盼下,二者或能寻得外交缓和契机,借谈判化解分歧,避免冲突升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