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
被称为“看不见的杀手”
特别是在
城市发展进程无限加快的当下
噪音的类型更加多样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更加深入
从2003年开始
每年的4月16日
正式确定为“世界噪音日”
希望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宣传
让更多人了解、远离噪音伤害
听不清、听着费劲
耳鸣、耳机声音越开越大
警惕
这些状况都是身体在提醒你
远离噪音,健康用耳
01
什么是噪音
噪音(Noise),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音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02
噪音的危害
(1)噪音对听力机构的损伤
噪音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就是听力损害。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超7000万耳聋者,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噪音所致。专家研究证明,家庭室内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主要原因,若在85分贝以上噪音中生活,耳聋者可达5%。
(2)噪音对交谈、通讯的影响
噪音妨碍人们之间的交谈、通讯。通常,人们正常谈话时的强度为60至70分贝,打电话的环境噪声在60分贝时可以听清对方的意思,噪音超过70分贝就无法使用电话。
(3)噪音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噪音对人的生理有严重的影响。在强噪声的作用下,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损害脑血管张力和脑电位图的改变,严重的可以引起渗出性出血灶。噪音导致的生理变化短时间内(24小时之内)是可以恢复的,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恢复,就会形成牢固性的兴奋灶,产生头疼、脑胀、多梦、失眠、心慌、降低神经行为能力和全身疲乏无力等临床症状。也会出现心悸、易怒、记忆减退等症状。
(4)噪音对人心理的影响
噪音使人产生烦恼,容易疲劳、心情烦躁,从而影响人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特别是对那些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复杂作业,影响更大。研究发现,噪音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无法专心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噪音也能够引起疲劳,且高频噪音更容易引起疲劳。
(5)噪音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
安静是人们正常休息、睡眠、社交活动中很重要的环境要素,但在各种噪音的干扰下安静环境越来越少。理想的睡眠环境噪音级在35分贝以下,当噪音超过50分贝时,约有15%的人正常睡眠受到影响。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噪音使人心态紧张、呼吸急促,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
(6)噪音对视力的损害
噪音还能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音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音为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音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减弱。所以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03
保护听力重在日常
(1)减少接触
通常使用的输出设备上使用耳机连续3小时可造成大于10分贝的暂时性听力阈移,所以,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是隔离噪音损害的重要措施。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的爱好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爱好者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个体防护
对于参加噪声活动者,必要时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演员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选用合适的耳塞进行防护,声音娱乐喜好者也尽量在参加音乐会等大型娱乐活动时佩戴耳塞。
(3)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对于保护听力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用耳包括——
①不经常挖耳。
②保持耳道干燥。
③正确擤鼻。
④耳部疾病及时治疗。
除了上面这些方法
生活中还需要注意
①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常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对耳朵的伤害更大。
②不在睡觉的时候听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如果听着音乐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时,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
③时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此外
还建议在家中
安装双层玻璃窗、厚窗帘
地毯和软垫家具
因为它们能够吸音
并减少混响
04
我们能做什么让世界“静静”
(1)低碳出行降低噪声
日常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或单车、步行,减少机动车噪声污染。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时,不使用外放声音,避免影响其他乘客。驾驶机动车不得违反规定鸣喇叭。
(2)居家生活避免扰邻
日常生活中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做好降噪措施。家用电器多比选,选用低噪声产品,注意设施设备规范安装,避免噪声扰民。家庭饲养宠物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宠物发出的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3)公共场所文明体健
在公园、公共绿地、广场、道路等特定公共场所组织健身、娱乐等活动需使用音响器材时,应当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选择远离学校、住宅、医院等敏感建筑物的区域,并采取降低音量等措施,避免干扰周围环境和他人正常生活。
(4)住宅装修遵规守则
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商铺、办公楼等建筑物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按照规定限定作业时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轻噪声污染。若住宅小区业主管理规约中约定了严于前款规定的限制装修的时间的,则应按规约执行。
(5)协商共治拟定规约
对于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行为,公众均有权利和义务与街道、社区、居委、物业等协商共治,共同参与制定噪声污染控制规约,提出降低噪声污染的措施,共同遵守并互相监督。
嘘!
远离噪音污染
从世界噪音日做起
也从每一天做起
给自己、他人、世界创造一份“静静”
让动听的声音
今天、每天,都能声声悦耳
开屏新闻整理报道,图片均为开屏新闻资料图
内容综合自“科普海南”微信公众号、“安徽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局等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