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大理这片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土地上,无数退役军人以忠诚为笔,勇气为墨,书写了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他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不朽的功勋,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为深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携手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我们身边的功臣》专栏,深入挖掘和展示大理市及周边地区退役军人的光辉事迹。
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二十期,田宏:电波中的无名守护者。
视频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雄的形象往往与持枪冲锋、浴血奋战的画面紧密相连。然而,在自卫还击作战的壮丽史诗中,有这样一位没有持枪冲锋,却同样立下战功的英雄—田宏。他的武器不是枪炮,而是电台,他用无线电波传递着战斗的命令,守护着国家的安宁。
田宏,1956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1976年2月,年仅20岁的他毅然选择参军入伍,加入了保卫祖国的行列。在军队中,他凭借对电台操作的浓厚兴趣和天赋,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无线电操作战士。
“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田宏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当时就想着,国家需要我,我就得往前冲,电台就是我的战场,我的任务就是要确保每一条命令都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去。”
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爆发,田宏所在的部队被派往前线执行作战任务。作为负责炮兵无线电通信的战士,田宏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他不仅要确保命令的准确传达,还要时刻关注阵地情况,为指挥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战场信息。
“那时候,我们的任务非常繁重,经常需要同时操作多部电台。有时候,一个耳机挂在脖子上,一个是扣在头上,还有一个拿在手上,忙得不可开交。但我知道,我的每一个操作都可能影响到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生命安全,所以我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和冷静。”
田宏前排左二
在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刻,阵地遭受了猛烈的炮火攻击,耳朵已经被震得嗡嗡响。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和巨大的压力,田宏没有退缩,他依然坚守在电台旁,用无线电波传递着战斗的命令和希望。
“那时候,我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保家卫国。我们深知,自己的使命是守护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每当看到战友们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身影,我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我从部队19号进入阵地到24号完成任务,我就没有睡过整觉,我怕我的那些兵顶不住,也是不放心,贻误军情。实在困的时候,我就是靠在战壕里眯一会,只要一有动静我就醒过来。”
田宏的英勇表现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表彰。在自卫还击作战中,他荣获了二等功一次,这是对他无私奉献和英勇精神的最高赞誉。然而,对于田宏来说,这份荣誉并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全体参战将士的鼓励和鞭策。
退役后,田宏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转业到大理市税务局工作,后因工作表现优异,先后到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室、市政协、市轻工业局、市经委、市乡镇企业局任职直至退休。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和纪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誓言。
如今,田宏心中依然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军队的怀念。他常常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讲述着自己和战友们共同奋斗的故事。他说:“我没有那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我只是千千万万中国军人中普通的一员。电台就是我的武器,我用它守护着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虽然我已经退役了,但我的心永远属于祖国,属于军队。”
记者:杨雨 谢华新
编辑:杨润婷
值周:张辉 胡亚玲
主编: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