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常“谈癌色变”,癌症真的那么可怕吗?今天,让我们戴上科学的 “眼镜”,探寻癌症背后的真相。

癌症的本质是细胞的异常增殖。正常细胞按照一定的规律生长、分裂和死亡,在受到遗传突变、不良生活习惯、环境致癌物等因素影响下,细胞生长失控,形成肿瘤。


肿瘤分良性和恶性,恶性肿瘤即癌症。癌细胞会侵袭周围组织并转移,威胁生命。

癌症有多种诱发因素,如遗传因素:部分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有遗传倾向,但遗传导致的癌症仅占少数,多数癌症由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生活方式因素: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饮食(如高脂肪、低纤维)、缺乏运动、熬夜、压力大等不良习惯会削弱免疫力,增加患癌风险;环境因素: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甲醛等致癌物可损伤细胞DNA,紫外线过度照射也是皮肤癌的重要诱因;感染因素: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与肝癌、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等密切相关。


早期发现癌症对提高治愈率和延长生命至关重要。癌症的常见早期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不明肿块、持续咳嗽或咳血、大便习惯改变、皮肤变化、吞咽困难等,这些症状也可能是良性疾病引起,需及时就医检查。


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的有效手段。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全面体检,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低剂量螺旋CT、胃肠镜等;女性需定期做乳腺超声和宫颈癌筛查;男性需关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

癌症并非不可治愈。早期癌症患者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许多可以实现临床治愈,长期生存。例如,早期乳腺癌患者经过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对生活影响较小。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预防癌症,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豆类,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摄入;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适当力量训练;保持作息规律,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学会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预防癌症,还要预防感染,及时接种疫苗,如 HPV 疫苗预防宫颈癌,乙肝疫苗预防肝癌。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减少环境致癌物暴露,作环境存在苯、石棉、放射性物质等致癌物,应佩戴口罩、手套等;减少在污染严重地区的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紫外线暴露等;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癌症或癌前病变,及时治疗。

作者:姜帆 付振涛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理 通讯员 刘祥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