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县长,能耽误您五分钟吗?"张小雨站在办公室门口,手指不安地绞在一起。
我放下文件,示意她进来。她深吸一口气,目光闪烁:"我有个请求,可能有点冒昧...您能假扮我男友回家过年吗?"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脸颊泛起红晕。
我愣住了,一时间不知如何回应这个荒谬却又带着几分诚挚的请求。
01
坐在县政府大楼的办公室里,我盯着面前堆积如山的文件,感到一阵疲惫。
不知不觉,又到了年关。窗外,县城的街道上已经挂满了红灯笼,洋溢着浓浓的春节气氛。
我叫李明,今年三十八岁,担任县长已有三年。
工作忙碌让我无暇顾及个人生活,至今仍是单身。
每逢春节,我都会独自回到城里的父母家,短暂地逃离工作的压力。今年也不例外,我已经规划好了假期安排。
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请进。"
我的秘书张小雨推开门,手里拿着几份需要我签字的文件。
张小雨今年二十八岁,在我身边工作已有五年,从我担任副县长时就开始跟随我。
她工作能力强,做事细致,是我最信任的助手之一。
"县长,这些是需要您签字的文件。"张小雨将文件放在我面前,但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离开,而是站在原地,似乎有话要说。
"还有其他事吗?"我抬头看向她。
张小雨难得地显得有些紧张,她轻咬下唇,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县长,我有个私人请求,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我放下笔,示意她坐下:"说吧,什么事?"
"我...我想请您假扮我的男友,和我一起回家过年。"张小雨的声音很低,但足以让我听清楚。
我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张小雨脸上泛起红晕,但她鼓起勇气重复道:"我想请您假扮我的男友,和我一起回家过年。"
我皱起眉头,这个请求太出乎意料了。尽管与张小雨共事多年,我们的关系一直保持在专业的工作层面,从未有过任何逾越界限的行为。
"小雨,这不合适。"我直接拒绝,"作为县长,我不能卷入这种...情况。"
张小雨没有立即放弃:"我知道这个请求很唐突,但我真的走投无路了。
"她解释道,"我父母一直催我找对象,去年过年时,我为了应付他们,随口说自己在和一位'了不起的人'交往,没想到他们追问下去,我一时着急,就说是...县长。"
我难以置信地看着她:"你告诉你父母,你在和我交往?"
张小雨满脸歉意:"当时真的是情急之下...我本想过段时间就说我们分手了,但我父亲最近查出了心脏问题,医生说他需要保持心情舒畅。如果我现在说分手,他肯定会担心我的终身大事,对他的病情不利。"
我深吸一口气,试图理解她的处境。
虽然她的行为确实不妥,但她平时工作兢兢业业,从未出过差错。而且,如果她父亲的健康状况真的如此不佳...
"你父亲的情况有多严重?"我问道。
张小雨的眼眶微微泛红:"去年检查出了心脏问题,需要定期服药。医生说要避免大喜大悲,保持情绪稳定。我妈告诉我,自从得知我和'县长'交往后,他每天都高兴得不得了,甚至村里人来串门,他都会主动提起这事。"
我陷入了沉思。这确实是个两难的处境。
拒绝张小雨,可能会影响到老人的健康;同意的话,又有违我的职业操守。
"县长,就当是我求您了。"张小雨低声说,"就几天时间,等过完年,我会慢慢向家里人说明情况,找个合适的理由结束这段'恋情'。"
看着她恳切的眼神,我内心的抵抗逐渐松动。过去五年里,张小雨一直是我最得力的助手,无论工作多么繁重,她从未抱怨过。
在我看来,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秘书,也是一个孝顺的女儿。
"我再考虑考虑。"我没有立即答应,但也没有彻底拒绝。
当天晚上,我独自在家思考这个问题。理智告诉我应该拒绝,但情感上,我又不忍心看着张小雨陷入困境。最终,我决定帮她这一次。
02
第2天, 我告诉张小雨我同意了她的请求,条件是必须低调行事,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第3天, 她感激地点头,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这让我的内心也有了一丝温暖。
我们约定在除夕前三天出发,前往张小雨的家乡——青山村。
我将假期提前一天,安排好县里的工作,确保我的缺席不会影响政府的正常运转。
出发的那天,天气晴朗。张小雨开着她的私家车来接我,她穿着一件红色的羽绒服,看起来比平时在办公室里更加年轻活泼。
"县长,真的很感谢您。"上车后,张小雨真诚地说。
"既然是去假扮男友,你就不要再叫我'县长'了,直接叫我名字吧。"我说,心里有些不习惯这种转变。
"好的,李明。"张小雨笑着说,这是她第一次直呼我的名字,听起来有些奇怪,但不至于令人不快。
汽车驶出县城,沿着蜿蜒的山路向青山村前进。一路上,张小雨向我介绍她的家庭情况和村子的基本情况,希望能帮助我更好地"入戏"。
"我爸爸叫张建国,是村里的老教师,退休前在村小学教了三十多年语文,村里有一半人都是他的学生。他性格比较内向,但很正直,在村里很有威望。"张小雨说,"我妈妈叫刘秀英,是个开朗健谈的人,她会问很多问题,您不用太紧张,随便应付一下就行。"
我点点头,记下这些信息。
"还有我弟弟张小强,今年刚大学毕业,在县城一家公司工作,过年也会回家。他可能会对您有点好奇,毕竟您是县长嘛。"
"青山村怎么样?"我问道,想了解更多关于目的地的信息。
张小雨的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村子很美,山清水秀,空气也好。就是条件比较艰苦,道路不太好,有些地方还没通自来水。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务工了,村里主要是老人和孩子。"
我能感受到她对家乡的眷恋和无奈。作为县长,我对管辖范围内的乡村状况都有所了解,青山村正是那种典型的"空心村",发展落后,年轻人流失严重。
"村里最近在谈一个开发项目,说是要建度假村,但村民意见不统一。"张小雨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有个叫王大虎的人,在村里很有势力,他支持这个项目,逼着村民卖地。我爸公开反对过他,所以...关系不太好。"
我注意到张小雨提到王大虎时,表情变得严肃了许多。这个名字在县里的信访材料中似乎出现过,但我一时想不起详细情况。
"这个王大虎是什么人?"我问道。
张小雨握紧方向盘:"他原本是村里一个普通农民,后来靠着一些关系在县城认识了几个开发商,成了他们在村里的代言人。他性格蛮横,仗着有人撑腰,在村里横行霸道,很多人都怕他。"
我点点头,默默记下这个信息。这类"村霸"在农村地区并不少见,往往与地方开发商勾结,侵害村民利益。
随着汽车不断深入山区,道路变得越来越崎岖。窗外的景色从城市的繁华逐渐转变为乡村的宁静。
层层叠叠的青山环绕着零星散布的村落,偶尔可以看到几处梯田和农田,虽然在冬季显得有些萧条,但依然能感受到自然的朴实美感。
"快到了。"张小雨的声音突然变得紧张起来,"一会儿见到我父母,您记得自然一点,不用太拘束。"
我笑了笑:"放心吧,我经常下乡调研,跟农民打交道没问题。"
车子拐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青山村坐落在山谷中,几十户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派田园风光。
张小雨将车停在村口的空地上:"村里的路太窄,车开不进去,我们走进去吧。"
下车后,寒冷的山风迎面吹来,我不由得裹紧了外套。张小雨从后备箱取出几个大包小包的礼物,我主动帮她分担了一部分。
沿着石板铺就的小路,我们向村子深处走去。一路上,遇到的村民都会好奇地打量我们,特别是我这个陌生面孔。
张小雨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有时还会简单介绍我是她的"对象",这让我有些不习惯,但也不得不配合。
张小雨的家在村子中部,是一栋两层的小楼房,虽然不算豪华,但在村里已经算是比较体面的住宅了。
院子里种着几棵柿子树和石榴树,虽然现在光秃秃的,但想必在夏秋季节会非常茂盛。
"爸!妈!我们回来了!"张小雨站在院子里大声呼喊。
03
屋门立刻被打开,一对年近六旬的夫妇快步走出来。看到张小雨,两位老人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
"小雨回来了!"张母刘秀英激动地拉住女儿的手,目光却迅速转向我,眼中闪烁着好奇和审视的光芒。
张父张建国则显得更为内敛,他点点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我:"这位就是...小雨常提起的李县长吧?"
我主动向前一步,伸出手:"张叔叔好,刘阿姨好,我是李明。打扰了。"
张父轻轻握了握我的手,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不打扰,不打扰。小雨的对象能来家里,我们很高兴。"
"快进屋吧,外面冷。"张母热情地招呼道,接过我们手中的礼物,引领我们进入屋内。
屋内收拾得很整洁,虽然家具陈旧,但擦拭得一尘不染。
客厅墙上挂着全家福,照片中的张小雨看起来要年轻许多,旁边站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应该是她弟弟张小强。
"小强还没回来?"张小雨问道。
"他说下午到,估计快了。"张母回答,目光依然在我和张小雨之间游移,似乎在寻找什么蛛丝马迹。
张父示意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递给我一杯热茶:"李县长,听小雨说您工作很忙,这次能抽空来,真是辛苦了。"
我接过茶杯,感受到杯中的温暖:"不辛苦,小雨一直说要带我来看看她的家乡,正好趁过年有空。"
"小雨从小就聪明,在城里工作这么多年,没想到能找到您这样的对象,真是...有福气啊。"张母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我有些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种"假戏真做"的场景。好在张小雨及时解围:"妈,您别这么说,李明他最不喜欢别人提他的职位了,在家就是普通人。"
"对对对,是我考虑不周了。"张母连忙道歉,但眼中的喜悦丝毫未减。
接下来的谈话围绕着一些家常话题展开,气氛逐渐轻松起来。张父虽然寡言,但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我感受到他是一个睿智、有见地的人。
而张母则健谈活泼,不断询问我和张小雨是如何认识的,交往多久了,有什么未来计划等等。这些问题都被张小雨巧妙地化解,我也尽力配合她的说辞。
午饭是张母精心准备的家常菜,虽然朴素,但很美味。席间,张父提到了村里最近的变化:"最近村里不太平静,那个开发项目闹得沸沸扬扬的。"
"什么项目?"我顺势问道,装作不知情的样子。
张父皱了皱眉:"说是要在村子附近建旅游度假村,要征用村里的土地。价格开得不高,但有些人被许诺了好处,支持项目。村里因此分成了两派,闹得不可开交。"
"您是哪一派的?"我好奇地问。
"我反对。"张父语气坚定,"青山村的土地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不能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卖掉。再说,哪个项目真有那么好?说是旅游度假村,谁知道最后会不会变成什么别的东西?"
张母插话道:"你爸因为这事,得罪了王大虎。那家伙现在在村里很有势力,拉拢了不少人支持项目,你爸公开反对他,被他记恨上了。"
"王大虎做了什么?"张小雨紧张地问道。
"没什么大事,就是在村里散布一些闲话,说我老顽固,不识时务。"张父轻描淡写地说,但我能感觉到他心中的不满,"前几天村民大会上,我提出要查清项目的底细,他当众指责我阻碍村子发展,差点没当场撕破脸。"
听到这里,我皱起眉头。作为县长,我对辖区内的开发项目都有所了解,但关于青山村的这个旅游度假村项目,我记忆中并没有太多印象。
这意味着可能是某些开发商私下运作的项目,绕过了正规的审批程序。
"爸,您别太担心,我相信真相最终会水落石出的。"张小雨安慰道,目光却投向我,似乎在寻求支持。
我点点头:"张叔叔,您放心,如果有不规范的地方,县里肯定会严肃处理的。"
张父看了我一眼,露出一丝感激的笑容:"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多了。"
午饭后,张小雨带我参观了她的房间。这是一个朴素的小房间,墙上贴着几张她年轻时的照片和一些奖状。
"您看出来了吗?我爸确实被王大虎欺负了。"关上房门后,张小雨压低声音说道,脸上流露出担忧的神色。
我点点头:"我大概了解了情况。关于那个开发项目,我回县里后会仔细查一查。不过现在,我们还是先按计划行动吧。"
张小雨感激地看着我:"谢谢您,李明。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
我笑了笑:"别这么说,这是我的职责。再说,看到你父母那么高兴,我也感到很欣慰。"
04
下午,张小雨的弟弟张小强回来了。他是个阳光开朗的年轻人,对于姐姐带回的"男友"既好奇又兴奋。
在得知我的身份后,他显得更加热情,不断向我请教各种问题,从县城的发展规划到个人职业选择。
我尽可能耐心地回答,同时也对他刚毕业就能在县城找到工作表示赞赏。
晚饭后,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张父皱起眉头,起身走向门口。
"怎么了?"张母问道。
"好像是王大虎那伙人,不知道又来闹什么。"张父语气中带着不满。
我和张小雨对视一眼,跟随张父走出屋外。院子里站着几个陌生男子,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身材魁梧的中年人,穿着一件昂贵的皮夹克,脸上带着倨傲的表情。
"张老师,听说您女儿带男朋友回来了?我来恭喜恭喜啊!"那人大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嘲讽。
张父面色不变:"王大虎,有事明天再说吧,今天我女儿刚回来,不方便招待。"
王大虎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我身上:"这位就是张老师女儿的男朋友?听说是什么县长?"他上下打量着我,眼中满是怀疑,"真的假的啊?我在县里也认识不少人,怎么没听说县长有这么年轻的?"
我没有立即回应,只是平静地看着他。张小雨紧张地站在我身旁,手轻轻拉了拉我的衣袖,似乎在提醒我不要冲动。
"王大虎,你到底有什么事?"张父直截了当地问。
王大虎冷笑一声:"没什么大事,就是提醒张老师一句,村里的项目马上就要定了,您老人家就别再横加阻拦了。听说县里都已经批准了,您一个退休教师,还能翻了天不成?"
张父脸色变得严肃:"项目没经过村民大会正式表决,怎么能说定了?再说,如果县里真批准了,应该有正式文件,你拿出来我看看。"
王大虎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又恢复了傲慢:"文件正在办理中,很快就下来了。张老师,您就别不识抬举了,大家都支持项目,就您一个人反对,图什么?"
张父正想回应,一旁的张小雨突然开口:"王叔,您说县里批准了,是哪个部门批的?有没有环评报告?土地征用方案是否合规?补偿标准是什么?这些您都清楚吗?"
王大虎显然没想到会被一个年轻女子质问,脸上的表情变得难看起来:"小丫头,这些事你懂什么?回城里好好待着去,别回来添乱!"
我见情况不对,决定适时介入。我向前一步,面对王大虎:"这位先生,我是李明,青山县县长。张小雨的问题很专业,也很合理。任何开发项目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经过严格审批,不知道您口中的'项目'是否符合这些条件?"
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王大虎和他的几个跟班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显然没想到我真的是县长。
王大虎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态度,脸上挤出一丝谄媚的笑容:"原来真是李县长啊?久仰久仰!我是青山村的村民王大虎,一直支持县里的各项工作。这个旅游度假村项目是县里重点扶持的项目,对促进我们村的经济发展很有帮助..."
我打断了他的话:"哪个部门批准的项目?我怎么不记得县里有这个项目的审批记录?"
王大虎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支支吾吾地说:"这个...是林县长...副县长林茂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