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10日内分出胜负,特朗普让美国彻底输掉了人心。
关税战开打仅仅10天,美国媒体发现情况不对,此前信誓旦旦对“全球开战”的特朗普,现在竟然在尝试重新拉拢盟友,以便集中力量逼迫中国低头。
【特朗普在尝试重新拉拢盟友,以便集中力量逼迫中国低头】
在中国宣布将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加税额度从84%推升到125%后,白宫新闻发言人莱维特表示,特朗普对与中国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持乐观态度”。在“美国优先”政策之下,特朗普所希望达成的协议必然不是一份平等协议,而是要中国接受高关税,并向美方让渡更多利益。
同日,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透露称,已经有70多个国家提出与美方进行磋商,以图摆脱特朗普的高额惩罚性关税,并强调“大家都坐到了谈判桌前,中国基本上被包围了”。
贝森特此言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证明了特朗普现在依旧对中美关税战保持乐观,就是因为部分国家在特朗普发起关税战后,没有像中国这样直接反制,而是尝试先与美国进行接触,让特朗普以为他可以通过围堵中国来达成目标。
【CNN等美媒注意到了特朗普政府策略的变化】
但如果仔细分析现在的情况,就能够看出,特朗普政府很难真正拉拢盟友,实现对中国的全面围堵。
特朗普想要围堵中国,必然会对一些国家提出同步对华加征关税,不准在中美之间进行中转贸易,帮助中国商品绕开高额关税进入美国市场等现实要求。可这些要求,恰恰是很多国家无法接受的。
就拿越南来说,该国是特朗普宣布加税后,最早向美国低头的一批国家,越方正积极与美国沟通,想要保住美国这个最大的出口市场。
但中国同样是越南重要的合作伙伴,很多越南企业做的就是中美之间的中转贸易,越南制造业更是需要来自中国的上游零部件供应,才能够生产出很多最终卖往美国的产品。
【中国同样是越南重要的合作伙伴】
越南不太可能全力配合特朗普围堵中国。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越南在外交层面假装配合特朗普,但中转生意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要想让更多国家全力配合其围堵中国,就需要放弃高关税政策,同时减少对相关方的经济要求。这又将与特朗普一直鼓吹的“美国优先”口号相冲突。民主党方面可能会以此为切入点,批评特朗普与共和党,在美国国内掀起新一轮政治博弈。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上一任内的许多举动,以及其重返白宫后的种种表现,都证明了其政策的不确定性,即便是美国的传统盟友现在也对特朗普政府缺乏信任。这种信任缺失,决定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组织会在关税战问题上保持谨慎,不会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特朗普政府身上。
中国更不会坐以待毙,在对特朗普的加税政策展开对等反制之外,中国正与多方进行沟通,争取在关税战背景下,保证中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的稳定,争取推动外贸多元化。4月中旬,中国就将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最高层级的外交沟通。
【欧盟主动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提出7月在北京召开中欧峰会】
欧盟那边则主动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提出在7月,也就是特朗普政府的90天对等关税暂停期结束时,派出一个由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率领的高层级代表团访华。
欧盟此举就是要在争取避免被特朗普加税之余,保持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增强自身应对国际经济变局的能力。
除了积极推动外贸多元化,中国还在以多种方式全面扩大内需,做强内需主引擎,增强经济韧性来应对关税战的冲击。可以说,中国对于这场关税战中可能的艰难情况,有着充分的预期,并做好了应对美方各类后续行动的准备。
【中国正在积极扩大内需】
还有一点要补充的是,特朗普想要重新集结同盟力量来围堵中国,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美媒认为,特朗普与70多国达成新经济协议,就需要不止3个月的时间。而时间现在不站在特朗普那边。
这场关税战已经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美股在过去10天中起伏不定,以道琼斯指数为例,该指数在过去129年中,出现过31次一日上涨或下跌至少1000点的情况,其中有4次发生在过去10天之中。
在美股不稳定的同时,美债、美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尤其是美债价值的下跌,预示着更多投资者在抛售美债,美债正失去全球安全资产属性,这背后是市场对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怀疑。
华尔街现在担心,特朗普坚持与中国进行关税战,有可能会导致市场信心进一步下降,最终引发一场席卷全美的金融危机。
【华尔街对于特朗普关税政策持怀疑态度】
由此可见,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大棒”与盟友围堵中国的策略本身就存在诸多缺陷,难以取得特朗普想要的效果。
而长远来看,关税战难以成为零和博弈的胜利工具。若特朗普固守对抗思维,美国或将陷入“通胀加剧—盟友离心—金融动荡”的恶性循环。而中国推动的多元化合作网络,则可能重塑全球经贸秩序。
这场博弈的终局,或将印证一个真理:在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没有国家能通过筑墙独善其身,唯有平衡利益、寻求共识,才是化解冲突的可持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