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人物和事件。
"学文,给舅妈倒杯水。"王丽华头也不抬地命令道。
我放下手中的课本,迅速走向厨房:"好的,舅妈。"
舅舅张建国坐在一旁,欲言又止:"丽华,孩子正在复习呢..."
"复习重要还是尊敬长辈重要?"王丽华瞪了他一眼,"再说了,吃我们家的,住我们家的,帮忙做点事怎么了?"
我端着水杯,低着头默默走回客厅,心中苦涩却无处诉说。
01
高中三年,我一直住在舅舅家。这并非我的选择,而是生活所迫。
父母在我初中毕业那年离异,母亲改嫁去了外省,父亲则常年在外地工地打工。为了让我能继续学业,父亲托付舅舅照顾我,每月按时打来生活费。
舅舅张建国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脾气温和,但在家中毫无话语权。舅妈王丽华则截然相反,精明干练,掌管着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务,对我的态度也始终冷淡。
舅妈总是抱怨我增加了家里的负担,尽管父亲每月都按时打来生活费。她给我安排的房间是储物间改造的,不足六平米,冬冷夏热。
家里的饭菜我总是最后一个吃,常常只剩下残羹冷炙。我的衣服永远是表哥穿旧的,洗发水和沐浴露被稀释到几乎只剩清水。
"你表哥上大学花了多少钱,你知道吗?"舅妈经常这样说,"我们家也不富裕,你别想着跟他一样读什么好大学。"
表哥比我大五岁,已经在省会读大学。每次他回家,舅妈总会变得格外殷勤,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而平时,家里的伙食简单得可怜。
舅舅偶尔会偷偷塞给我一些零花钱,让我改善一下生活,但如果被舅妈发现,他就会挨骂。
慢慢地,舅舅也变得沉默寡言,只在舅妈不在家时才会关心地问我几句。
"学文啊,别放在心上,你舅妈就是这个性格。"舅舅常常这样劝我,"你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有出息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知道舅舅也很为难。他和舅妈结婚多年,早已习惯了妻子的强势。在这个家里,他只是一个赚钱养家的工具,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学校成了我唯一的避风港。我埋头读书,寄希望于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每
当夜深人静,我独自在狭小的房间里温习功课,眼前总会浮现出父亲疲惫却期待的眼神。
他常说:"学文,爸爸没本事,只能靠你自己了。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有出息。"
高中三年,我几乎没有社交生活。一来是因为经济拮据,二来是舅妈不允许我邀请同学来家里,说是怕打扰她休息。
周末和假期,我要么在学校自习室苦读,要么在家里帮舅妈做家务。洗衣、拖地、刷碗,这些家务活我都能熟练完成。
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老师们都很看好我,尤其是班主任刘老师,她知道我的家庭情况,经常鼓励我,有时还会借一些辅导书给我。
"学文,你是我教过最有潜力的学生之一,"刘老师常常这样对我说,"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高三那年,我下定决心要考上211大学。
那是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也是我摆脱现状的希望。为此,我比以往更加刻苦,早上五点起床复习,晚上十一点才休息。
中午休息时间,我也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去食堂吃饭闲聊,而是带着从家里带的冷饭,一边吃一边看书。
舅妈对我的学习态度嗤之以鼻:"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你表哥大学毕业现在还不是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才是正经。"
面对舅妈的冷言冷语,我选择沉默。我知道,只有学习才能改变我的命运,只有考上好大学,我才能摆脱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
高考前夕,父亲难得回来看我。他已经有些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庞让我心疼不已。
"爸,你放心,我一定会考好的。"我对父亲承诺道。
父亲拍拍我的肩膀,眼中满是期待和自豪:"我相信你,学文。你比我强,一定能出人头地。"
他离开前,塞给我一个红包:"这是爸爸给你的考试费用,加油!"
我知道这是父亲辛苦打工省下来的血汗钱,心中既感动又心酸。我暗暗发誓,一定要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亲的期望和付出。
02
高考那天,天气出奇的好,阳光明媚却不炎热。我提前一小时到达考场,心中既紧张又期待。三年的寒窗苦读,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日子,都将在这两天得到检验。
当我走出最后一场考试的考场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和满足。我知道自己发挥得不错,虽然不敢说能考上最顶尖的大学,但211应该没有问题。
回到舅舅家,我没有像其他考生那样狂欢放松,而是继续帮舅妈做家务,准备暑假打工的事宜。
舅妈倒是难得地没有像往常那样挑剔我,可能是因为我即将离开,她终于可以摆脱"负担"了。
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我早早地守在电脑前,心跳加速地等待结果。当我看到自己的分数时,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613分,超过一本线53分!
"考得怎么样?"舅舅急切地问道。
"613分,我能上211了!"我激动地回答。
舅舅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学文,你真棒!"
舅妈闻声走了过来,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真的考这么高啊?那可得好好庆祝一下。"
我有些惊讶于舅妈的反应,但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想法。
在她看来,我考上好大学,不仅是光宗耀祖的事,更重要的是,这证明了她和舅舅"教导有方"。
果然,舅妈立刻开始张罗着要办升学宴:"要请亲戚朋友都来,让大家都知道我们家出了个大学生!"
我知道,所谓的"我们家出了个大学生",其实是想借机收礼。舅妈甚至列出了一长串要邀请的人名单,其中很多我都不认识。
"舅妈,不用这么铺张吧?"我小声说道,"就简单吃个饭就行了。"
"怎么,嫌我们办得不好?"舅妈瞪了我一眼,"这可是你的光荣时刻,难道不想让亲戚朋友都来祝贺你吗?"
舅舅看出了我的为难,劝道:"丽华,学文说得也有道理,我们家条件有限,办得太大太浪费了。"
"有什么浪费的?请客送礼,这不是咱们的传统吗?"舅妈不容争辩地说,"再说了,学文考上这么好的大学,亲戚朋友们肯定会给红包的,正好可以补贴学文的学费。"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苦涩。原来舅妈是打着为我筹集学费的旗号,实际上是想借机敛财。但我又能说什么呢?毕竟这三年来,我一直住在他们家,吃他们的,用他们的。
升学宴定在了高考成绩公布后的第三天。舅妈张罗着买菜、订酒席,忙得不亦乐乎。她还特意买了一套新衣服给我,说是要让我在亲戚朋友面前有个好形象。
"今天可是你的大日子,要好好表现,"舅妈嘱咐我,"等会客人来了,记得好好敬酒,态度要诚恳,知道吗?"
我机械地点点头,心里明白舅妈的用意。她是担心我表现不好,影响了客人们的心情,进而影响他们给红包的数额。
升学宴如期举行,来了二十多桌客人,其中大部分我都不认识。舅妈介绍说,有的是她的朋友,有的是舅舅的同事,还有一些是远房亲戚。我按照舅妈的要求,挨桌敬酒,感谢大家的祝福。
就在敬酒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父亲的好友刘叔叔。刘叔叔是父亲年轻时的战友,后来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小型制造厂,生活还算富足。他和父亲关系很好,逢年过节都会互相走动。
"学文,恭喜啊!你爸爸跟我说了你考上大学的好消息,我特意赶来祝贺你。"刘叔叔热情地握住我的手,脸上满是真诚的笑容。
"谢谢刘叔叔。"我感激地说,"爸爸他还好吗?"
"你爸挺好的,就是工作太辛苦了。"刘叔叔拍拍我的肩膀,"他为了你,真的很拼命。这次本来也想回来参加你的升学宴,但工地临时有事走不开,让我代他来祝贺你。"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酸楚。父亲总是这样,把我的事放在第一位,却从不考虑自己。
刘叔叔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道:"别担心,你爸很为你自豪。他常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骄傲就是有你这个儿子。"
正说着,刘叔叔从西装内兜取出一个红包,塞到我手里:"这是叔叔给你的升学礼物,算是对你的奖励和鼓励。大学四年不容易,希望能帮到你。"
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连声道谢。当我准备收下红包时,舅妈不知何时出现在我身后,一把抢过了红包。
"哎呀,刘总太客气了!"舅妈满脸堆笑,"学文还小,不懂事,这么贵重的礼物,我先替他收着。"
刘叔叔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了笑容:"应该的,学文考上这么好的大学,是你们教导有方啊。"
舅妈继续说着客套话,而我则站在一旁,感到既尴尬又无奈。红包就这样被舅妈拿走了,我甚至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钱。
宴席结束后,我帮忙收拾残局,心中满是疑惑。舅妈拿走红包的举动让我很不舒服,但我又不好直接询问。直到舅舅悄悄告诉我,刘叔叔的红包里有两万元,是给我上大学用的。
"刘总真是大方,一出手就是两万。"舅舅小声说道,"这钱足够你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了。"
听到这个数字,我惊讶不已。两万元对我来说是一笔巨款,足以解决我大学第一年的所有费用。但这笔钱现在在舅妈手里,我不知道她会如何处理。
当晚,我鼓起勇气向舅妈询问红包的事情。
"舅妈,刘叔叔的红包..."我小心翼翼地开口。
"哦,那个啊,"舅妈漫不经心地回答,"我已经收好了,等你开学的时候再给你。"
"可是...那是刘叔叔特意给我的..."我试图争取自己的权益。
舅妈的表情立刻变得不悦:"怎么,你不信任舅妈吗?我这是为你好!你一个孩子,拿着这么多钱,万一丢了怎么办?我先替你保管着,到时候直接交学费不是更方便吗?"
看着舅妈强硬的态度,我知道争辩无益,只能默默点头。
但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涩,五味杂陈。我第一次如此迫切地希望能离开这个家,去开始大学的新生活。
03
升学宴后的几天,我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准备。查阅学校信息、了解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生活用品...一切都让我充满期待。
然而,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始终萦绕在我心头。
按照学校的通知,我需要在开学前缴纳约7000元的学费和住宿费。此外,我还需要准备基本的生活费和学习用品。
刘叔叔的两万元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现在这笔钱在舅妈手里,我不确定她会不会如约给我。
一天下午,我正在房间整理资料,听到舅妈在客厅和邻居聊天的声音。
出于好奇,我放轻脚步,站在房门后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