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中创区豪宅远创东樾正深陷舆论风暴。继小区业委会宣告开除物业公司之后,开发商又将业委会告上了法庭,这场已持续半年的风波已升级至法律层面。
就在昨天,南通远创地产官微发布《关于东樾花苑小区业主委员会物权纠纷案件受理通知书》,南通市远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物权纠纷为由将东樾花苑小区业主委员会诉至法院,案件将于4月21日开庭审理。
开发商为何将自家小区业委会告上法庭?这或许还得从“远创东樾换物业”一事说起。
去年10月,远创东樾小区业委会发布《解聘南通市远创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告知书》,宣告开除老物业,并着手推进新物业的招标工作。
然而,新物业的选聘工作并不顺利。去年12月,首次招标因有效报名不足3家延期,业委会在情况说明称“部分头部物业公司受到外界强烈干预选择不参与竞标”。
今年3月,二次招标虽吸引到保利、碧桂园、华润等四家物业公司报名,但路演现场又遭不明车辆堵塞,路演活动被迫取消。
在此期间,业委会还向相关部门发出求助信,其中提到,小区物业费按南通市最高标准公开邀标,涉及年金额近800万元,前期多家知名物业企业明确表示参与,但最终仅四家企业投标,经侧面了解原因包括——
① 谣言中伤:有人散布“业委会内定某物业”的不实信息;② 恶意误导:夸大物业费欠缴率,制造小区经营风险假象;③ 威胁施压:部分物业企业相关负责人称受到外部压力或威胁。
去年10月,我们也曾发布关于“远创东樾换物业”的推文,当时既有留言称“物业带领假业主闹事制造不稳定因素”,也有留言表示“业委会那帮人不能代表全体业主”……双方各执一词开启舆论战。
如今,这场已持续半年的风波已升级至法律层面,或许此次开发商与业委会的对簿公堂会成为事件的转折点,后续进展我们持续关注。
从安置房到刚需盘,再到顶级豪宅,物业管理问题早已屡见不鲜。此前,上海顶级豪宅汤臣一品还有业主爆料,自己花9500万购买的房子却多次遭遇突如其来的“粪水漫灌”。
近亿元的豪宅都存在物业问题,普通小区更是难以幸免。物业管理行业的种种问题,促使业主们抱团取暖成立业主大会,继而选举出业主委员会。
然而,成立了业委会也并非就能一劳永逸。前不久,发生在如皋的一起物业服务领域的商业贿赂案就揭示出业委会可能存在的问题。
据悉,该小区业主不满开发商选聘的物业公司,成立业委会更换物业公司,然而业委会的委员们却违规内定新物业公司收取“好处费”。最终,如皋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行贿人员作出罚款11万余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早些年,南通北城名郡小区物业公司和业委会的矛盾也闹得沸沸扬扬。业委会呼吁业主团结起来换掉物业,物业公司则控诉业委会拒不公布业主大会投票情况,还公开了业委会、监委会、顾问成员拖欠、未缴纳物业费名单……最终物业公司联合业主将业委会告上了法庭。
开发商、物业公司、业委会、业主……似乎任意双方都能产生矛盾纠纷,这些案例也撕开了物业管理行业的诸多问题——
① 开发商作为原始权力的持有者,通过关联物业公司延续项目交付后的控制权——从维修基金调配到公共区域运营,潜藏一些隐性利益通道。当业委会启动物业更换程序,实质触动了开发商构建的“交付后市场”生态。
② 物业公司在此链条中扮演双重角色——既是开发商利益的执行者,又是巨额物业费蛋糕的直接分食者,其抵抗换聘的行为本质是维护既得利益联盟的存续。
③ 业委会的困境则暴露出基层自治的问题—— 专业能力不足导致招标流程易被狙击,组织松散性难以抵御外部施压,个别成员的道德风险更易引发信任危机。
④ 业主群体亦非“铁板”一块,支持派与反对派的撕裂实为信息战的结果——业委会通过掌控业主群等舆论阵地控诉物业和开发商,开发商或借由房屋质保等“软肋”对部分业主形成牵制。
多方角力最终演变为一场关于“小区主权”的争夺,其胜负或将重新定义小区的权利分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