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它关乎着国防事业的重振与崛起。
1977 年,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央成功粉碎了某个帮派,叶剑英元帅敏锐地意识到国防部门的工作亟待恢复。此时,曾经担任过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进入了叶帅的视野。
叶帅提议让张爱萍复出工作,继续担任国防科委主任一职。而令人意外的是,叶帅没有为张爱萍安排搭档,而是让他自主选择。
然而,张爱萍的选择出乎了众人的意料,他挑了一位少将,那就是李耀文。李耀文刚刚结束坦桑尼亚的访问,在家赋闲。某天深夜,张爱萍带着副手突然造访李耀文的家,这让李耀文开门时大为吃惊。
张爱萍等人进屋后,向李耀文介绍了国防科委中的几位领导副手。喝完茶,张爱萍在离开前告知李耀文第二天在北海公园见面,届时会将所有事情告知。次日,李耀文如约而至。经过一番深入的商讨,李耀文同意担任政委一职。
或许有人会疑惑,张爱萍为何不选择上将或者中将做搭档,偏偏看中了名气不高的李耀文少将呢?
其实,张爱萍有着自己的考量。他认为,作为政治委员,首要的品质是严谨、正直且能严于律己,而李耀文正是这样的人。而且,张爱萍对李耀文较为了解,他们曾一同在三野任职。
在三野时期,张爱萍是参谋长,李耀文在 26 军当政委,之后李耀文随 26 军参加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中,李耀文表现出色,参加了第二、第四、第五次战役,还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通报表扬。尤其在 1951 年的“三反”工作中,李耀文表现优异,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其人品经受住了考验。
然而,答应上任的李耀文并非毫无顾虑。他离开部队多年,赋闲在家,对部队工作,尤其是国防科研工作生疏。张爱萍考虑到了这一点,做出了贴心的安排。李耀文上任时,张爱萍专门开会向大家介绍他,还陪着他去见叶帅、邓小平、聂帅以及国防工业方面的主要负责人。这一系列举动让李耀文深受感动,对张爱萍充满了敬重。
在张爱萍与李耀文的共同领导下,国防科委逐渐恢复正常,工作秩序步入正轨,两人配合默契,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洲际导弹和卫星的研发中。1980 年,中国首颗洲际导弹实验成功。同年九月,张爱萍因能力出众被选为副总理,不负众望,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爱萍的能力得到了众人的肯定,他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他与李耀文的合作,也成为了一段佳话,证明了在工作中,搭档的选择不应仅仅看重外在的光环和资历,更应注重内在的品质和实际的工作能力。
总而言之,张爱萍与李耀文的合作,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卓越领导才能,更体现了在艰难时刻,精准用人对于事业成功的关键作用。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国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段佳话,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