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稀土产业对美进行精准打击之后,美军工产业不得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如果再不得到大批稀土进口,海陆空以及太空军等各军种的装备将无法得到正常使用。就在关键时刻,普京似乎正在对美军伸出援助之手,美俄的互动意味着什么?中国又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对稀土产业的管制措施,已经对美国国防工业造成重大影响。其中列举了各军种所需的装备与中国出口稀土品类间的关系,总而言之用4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不可替代。
稀土,是17种元素的总称,而被应用于市场的稀土资源,其重点在于开采与提炼两大环节。
世界上蕴藏稀土的国家不在少数,像中国周边的越南、缅甸、蒙古国等等,还有亚欧枢纽—土耳其等等,都是稀土蕴藏大国,但如何能成为稀土供应大国,就另当别论了。
2023年以前,中国供应重稀土资源占全球总供应量的99%,精炼稀土资源占比为90%,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即便是美国本土的稀土产业,开采好的稀土,也要将超过半数的稀土资源运往中国进行加工提炼,这充分说明中国在这一领域是独步天下的。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针对美方霸凌行径时,第一招就是对稀土进行反制,因为这才是真正可以打疼美方的产业。
如果稀土资源迟迟没法到位,别说特朗普引以为傲的“F-47”没办法落地,就连现役的F-35都无法满足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TikTok、华为等事件一直被美国政客用“泛安全化”概念进行污名指控与恶意打压,而自己真正的国防安全却极度依赖中国产业,这种抽象的现实正不断体现出美方维护霸权的难看吃相。
美方也曾尝试过将相关矿产供应链留在本土,但涉及联邦与地方州之间的法律、两党之间的争斗等等问题,起码短期内无法落实,因此不得不将目光向海外转移。
由于中方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那么像澳大利亚等盟国,一来产量不够,二来也不愿意接手“烫手山芋”。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普京却主动伸出了橄榄枝。
3月31日时,莫斯科方面表示俄美正就稀土矿产合作展开讨论,而这一消息自然是解了特朗普的燃眉之急。
如果因对华贸易战,而导致美国军工产业与芯片制造商被迫停工停产,特朗普就必须面对资本压力与舆情发酵,从而无法顺利实施下一步计划。
眼下,正值中美关税战的关键阶段,双方都在压着一口气,谁先坐在谈判桌上,谁的筹码就少一些,底气自然也要弱几分。
其中,稀土资源便是最大变数之一,如今普京出手给美方兜底,自然变相地延长了一些博弈的时间。
不过,中方也非常能理解此举,一方面是俄罗斯有自己的战略方向,寻求新的合作改善国内现状是情理之中的。另一方面,全球稀土产业链也需要转型,而中方不会再继续为世界提供海量资源,这也是出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因素。
美俄合作本身在政治上就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而稀土领域要搭建新的产业链,更是长路漫漫。特朗普耗不起,美军更等不起,这段期间美方还能有什么手段救市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