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的关税战在国际上引起多国的不满,我国步步紧逼的反制措施也让中美关系不断升温。

在当下的世界格局中唯有中国有正面反抗美国的实力,这也不免让大家猜忌这两个国家究竟谁更厉害。

俄罗斯专家曾作出预测,扬言中国解放军在战场后坚持不了1个小时,这个说法让我们大为震惊,更让美国有些人洋洋得意。

可真实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这位俄罗斯专家又是怎么得出这结论的?

美国军队

俄罗斯权威媒体《专家》上曾刊登了一位专家的话,引起了国人的注意。

这位俄专家就是拥有“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卡申,他认为若中美发生核战争,中国面对美国坚持不了1小时。

这句话的结尾他还附带了一句“这就是现实”,更是挑起了我国群众的愤怒。

卡申之所以会有这种认识,是因为当时我国能遏制美国核武的就是东风31A,而且数量稀

东风31A洲际导弹

但美国的这种导弹有2000多枚,在绝对的数量差距下得出坚持不了1小时的言论。

这个结论在现在看起来完全脱离现实,更是对我军的反抗能力的质疑。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有了多种力量能遏制美国的核武,并且我国军事设施早已采用分散部署策略,美国是不可能同一时间完全摧毁的。

火箭军的导弹发射车具备机动能力,地下长城工程构建了数千公里的加固隧道网络,重要指挥节点实施多重冗余设计。

中国火箭军

兰德公司在2016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即使美军发动突袭,也难以一次性摧毁中国的核反击力量。

但近年来,随着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部分分析开始刻意夸大技术代差,渲染“速胜论”以迎合国内政治需求。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此类推演将核战争简化为电子游戏般的“即时决胜”,完全忽略核威慑的基本逻辑。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中美俄三国核弹头数量虽存在差距,但都具备确保相互摧毁的能力。

二次核打击能力

在现实政治中,任何一方发动核打击都将触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这使得全面核战争的概率趋近于零。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研究显示,中美若发生冲突,更可能局限于常规武器的局部对抗,而双方都会竭力避免局势升级至核层面。

可这种已经证伪的言论还是被美国炒作,并开始和他们一直宣扬的“中国威胁论”呼应上了。

五角大楼2023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宣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将在2035年前增至1500枚。

美国五角大楼

这种说法很快被《纽约时报》等媒体转载,却未说明该数据仅是美方推测,而非中国官方披露的信息。

美国政客通过夸大中国的军事扩张,既能转移国内对军费使用效率低下的批评,又能为扩大自身核武库制造借口。

但这些言论都加快了美国境内“恐华症”的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中国是个威胁。

这种挑唆对立的言论不断扩大,将中国视为“假想国”的人也越来越多。



美军高官员

可随着中国军事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在“福建号”、歼35和高超音速导弹等高新技术武器出现之后,美国有些人便不敢和中国开战了。

美国国防部部长赫格塞思曾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现在并不想与中国开战,但会组建军队为战争做好准备。

这种发言明显给人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回想起近些年美国对中国的表态,好像确实变得颓废了很多。

美国国防部部长赫格塞思

而前不久爆料马斯克要听取对华作战计划的新闻一曝出,美国立马站出来辟谣,似乎很害怕让中国误会。

中美之间会不会发生战争,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准确的答案,但美国已经我们比作敌人,这种偏见就很难寻求深层次的合作了。

中国始终反对将两国关系导向军事对抗,在2023年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我国防长明确表示“永不称霸、永不扩张”,强调中美应建立“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解放军

这种立场体现在具体政策中,解放军军机拦截外国侦察机的次数远低于美军在南海的行动频率,中国在海外建立的军事基地数量仅为美国的二十分之一。

对于美国的战略误判,中国通过多边机制持续释放信号。

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上,中国代表重申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

在联合国裁军会议上,中方倡议五核国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军事演练

这些举措与美军频繁开展“环太平洋军演”、推进“奥库斯”核潜艇合作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教训警示着冲突的代价,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时,也曾笃信“速胜论”,但最终在消耗战中走向崩溃。

美国若重蹈覆辙,其后果将远超二战,现代战争对电子系统、卫星导航的依赖意味着双方可能在开战数小时内就丧失50%的作战能力

更危险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模糊了常规战与核战争的界限,一次网络攻击或卫星击落事件就可能引发灾难性误判。

海军舰队

所以中美之间在短期不会也不能发生战争,但如果美国还不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将很难阻止美国自己走向深渊。

希望这样的答案能让美国“主战派”冷静一些,不要因为自己的偏见影响世界的和平。

渲染“中国威胁论”却不敢与中国开展平等合作,是美国战略短视的表现。

战争假想图

中方反对任何形式的对抗和污名化,中国的发展不针对任何人,也不受任何人遏制。

世界需要的是团结而非分裂,是合作而非对抗,美国应当与中国一道,承担起大国责任,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年11月28日 俄专家:中国核武难威慑美 开战坚持不了1小时

北晚在线 2023-01-29 “2025年与中国开战”?美军方的臆想又出新版本!



新京报 2025-03-06 外交部用三个“不要”回应美防长“不寻求开战但为战争准备”言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