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欧盟举起“反关税”的大旗,还要转投中国。

特朗普终于放话,不仅暂停部分产品的关税,还会开启谈话。

但谈话的对象,却先到先得。

果然,刚对中国示好的欧盟,迅速做出选择。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与美国的协议·】——»

4 月 14 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接受彭博社采访的时候说,

那些率先与美国开展贸易谈判的国家,将收获“先发优势”,而最先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更是能够得到“最好的协议” 。

贝森特着重强调,这种先发优势对于美国的盟友而言,尤为有利。

采访里,贝森特还提到了特朗普政府之前,对一些国家实施的 90 天关税暂停期。

就算这 90 天过去了,不会马上出现正式的 “贸易文件”,但是,很可能会达成一项 “原则性协议”。

什么叫原则性协议呢?

就是双方把大方向、大原则定下来,有个这个原则性协议,美国就可以继续在这些国家在贸易上进行合作。

说这个,主要是是表示,如今的美国在贸易政策上,已经不是一根筋的“强硬”了,而是该是灵活,给出了商量的余地。

而面对美国的阳谋,欧盟也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欧盟的选择·】——»

原本欧盟是有一项计划在4月14日实施对美关税的反制措施。

可这个“先发优势”一出来,欧盟立马暂停。

甚至还有欧委会的重要成员,将会在下周一访问美国,与美国商务部长进行会晤,讨论关税问题。

虽然,欧盟也表示自己并不是毫无底线的妥协。

如果谈判结果不满意,就立即重启反制措施。

但欧盟已经用它的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还对美国抱有信心。

对于欧盟暂停对美关税的反制措施,对中国的影响也有,但也不算大。

毕竟在此之前,中国就知道,欧盟一直对美国供应链非常依赖。

更何况欧盟和美国走的近,中国同样在许多第三方市场,比如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有着广泛的成果。

本来特朗普政府还进行这大刀阔斧的关税政策,怎么如今却“服软”了呢?

«——【·原因·】——»

首先,就是美国国内没的经济撑不住了。

美国国债遭遇大量抛售,国债收益率创下2001年以来最大的单周涨幅。

而且由于高额关税,美国的部分企业开始面临减产或者停产的危机。

同样的,物价上升,消费者的购买力也下降。

美国的政策已经引来了众多国家的反对,已经有了联合抗美的趋势。

而贝森特在这个时候提出“先发优势”,实则就是一招“分化瓦解”的计策。

之前欧盟的很多国家,都开始接触中国,与中国达成协议。

美国为了制衡中国,就提出这个策略,试图让其他国家相信,先与美国谈判就能获得“最好的协议”。

最后,谁也说不清,这是不是在对中国进行“下马威”。

毕竟欧盟已经与中国达成了不少协议,而美国“一声令下”,欧盟就响应的动作。

也是美国在向中国展示着自己在欧洲的强大影响力。

但总得来说,还是希望欧盟能够看清美国的真实面目。



更何况现在,美国的关税政策几乎是一天一个准,就算美国与欧盟国家进行谈判,那么给出的待遇措施,或许也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满意。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2025年4月15日,美财长: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