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国务院和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出炉,医保相关工作内容跃然纸上。展望2025年,新的医保蓝图已绘就,每一项部署都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都承载着医保工作者对更高质量医保的不懈追求。让我们一起看中央和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医保工作重点有哪些内容。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提到医保
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大基层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
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
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
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30元
稳步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分级诊疗
全面建立药品耗材追溯机制,严格医保基金监管,让每一分钱都用于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2025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医保高频词
2025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医保要点聚焦
○代表2024年工作回顾中医保相关内容
●代表2025年主要目标任务中医保相关内容
○181项检验结果和300项检查结果实现全市医疗机构互认共享。
●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强化“三医”联动。完善医疗服务定价和动态调整机制。深化医疗大数据应用,新增电子病历共享应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院60家,覆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97%的门诊量。
○基本医保待遇稳步提高。深化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改革,580种药品和26种医用耗材价格大幅降低。
●完善医保待遇政策,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拓展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品种和范围。
河北
○基本医疗保险稳健运行,群众就医实际报销比例进一步提升。
●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入实施医保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山西
○执行集采药品数量连续3年排全国前列,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上线运行。医保结算覆盖所有行政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内蒙古
○出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全区333家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减轻群众就医负担172亿元。
●要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稳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自治区统筹,强化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守好老百姓的看病钱。
辽宁
○全面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
●深化“三医”协同发展治理。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启动实施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持续降低生育、养育成本。
吉林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70元。
●出台生育补贴政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完善新业态从业者等重点人群参保政策。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扩大覆盖面。
黑龙江
○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额完成国家目标任务。
●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推进基本医保参保扩面、医药集采提质扩面,健全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体系。优化生育支持政策措施。
○医保待遇标准稳步提高。
●统筹调整医保待遇标准。扩大长护险服务供给。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江苏
○●“江苏医惠保1号”超500万人参保,长期护理保险实现设区市全覆盖。
●推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落实好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等政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健全生育补贴、保险、休假等制度。
浙江
○“浙医互认”高频检查检验项目覆盖率达90%,省内异地结算定点医院开通率达100%。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4526万人。
●推进医疗保障省级统筹,促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扩面和权益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规范实施生育保险、休假、补贴等制度。持续推进长护险提质扩面,新增参保人数1500万人,实现长护险制度基本覆盖。
安徽
●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扩围提质,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实施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
福建
○聚焦福建特色,三明医改经验持续在全国推广。切实加强医疗保障,职工、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至85.6%、68.5%,省级集采药品耗材平均降价47.4%。
●巩固提升、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拓展“药价保”集成改革,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建立城乡居民连续参保、基金零报销激励机制。
江西
○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扩围至“近亲属”,在全国率先落地应用医保码“一码付”。
●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推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管理,建立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各紧密型医联体医疗机构间实现全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各市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200项。
山东
○完成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90%以上。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提高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启动实施职工医保省级统筹。加强“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健全医保基金运行保障机制。完善异地就医报销政策。推动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健全职工医保省级统筹制度,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
河南
●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完善基本医保门诊保障机制,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湖北
○持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有序提高医保标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加强重特大疾病帮扶救助,扩大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覆盖面,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问题。
湖南
○村卫生室全部实现医保结算联网。
●推进“三医联动、六医协同”集成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推动医疗保险扩面提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实现省内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广东
○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实现新生儿出生即参保,镇村医保服务实现全覆盖。
●稳步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科学做好医保资源规划,加强医保基金使用监管,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范围,有序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促进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更加合理。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和完善居民医保激励机制。鼓励居民连续参保,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800元。鼓励居民加强健康管理,对当年未发生居民医保基金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800元。两项激励额度可累加。连续参保激励和零报销激励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所在统筹地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
广西
○纳入跨省直接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达到1.9万家,新增211项医保报销项目和301个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强化医保对生育的支持,报销生育费用7.5亿元,发放生育津贴17.3亿元。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惠及1.7万个家庭。
●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增加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建好用好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稳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97%以上。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落实生育休假、补贴等政策。
○药品集采品种数、联盟数均排名全国前列。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医保参保率达95%以上。加快“三医联动一张网”二期建设,建立省“三医”大数据中心。持续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开展。
○“医检互认”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近2亿元。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平稳落地,减轻患者负担42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规划目标。符合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全覆盖,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范围扩大到中度失能人员。
●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推动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扩围提质。将适宜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做好灵活就业人员、未就业人员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稳妥推进生育津贴即申即享。完善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
四川
○居民医保等民生政策提标。实施调剂金式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新增落地集采降价药品231个、耗材6类,开通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并在全国率先试点“医保钱包”,实现个人账户跨省共济使用,异地就医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
●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扩大“医保钱包”个人账户跨省共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试点范围。积极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大婚育休假、生育补贴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形成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机制。稳步推进国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试点。依法严厉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等突出违法犯罪。
贵州
●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启动实施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加快推进数据赋能医保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支持职工医疗互助有序发展。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
云南
○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7.6%。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落实生育补贴政策,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全面实施新生儿“出生即参保、出院即报销”。推进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西藏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
●落实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陕西
○147项医检结果全省三甲医院互认。建立省级基本医疗保险调剂金制度。
●强化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拓宽职工基本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使用场景。
甘肃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青海
○“智慧医保”覆盖全部参保群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
●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以市州为单位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市州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推医疗机构“无陪护”病房试点。
宁夏
○医疗保险扩面增效。集采药品、耗材分别达719个和33类。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率达91%。
●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高育儿服务保障水平,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落实生育补贴、休假等制度,提高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机制,统一全区医保支付方式,严厉查处欺诈骗保、违规用保等行为,守好用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新疆
○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医保基金管理,持续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范围,累计节省医药费用300亿元以上。全疆60家三甲医院实现377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生育和基本医疗保险分别参保448.2万人、2366.7万人。
●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确保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信息来源:根据国务院及各省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整理。(ZGYB-2025.03)
中国医疗保障
符媚茹 吴晗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