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投入使用;

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个国际品牌参加糖酒会;

四川自贸试验区迎来挂牌8周年,成都连续7年位列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城市首位……

近期,开放成都的故事从各种维度生动展现。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志。《政府工作报告》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如今,从“蜀道难”到“全球通”,成都正在全国开放大局中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一位



2024年成都外商直接投资(FDI)16.71亿美元,利用外资规模居中西部城市第一。2025年1-2月,成都外商直接投资(FDI)4.4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07%,规模稳居中西部第一位。4月15日,记者从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上获悉,成都加快构建“营商环境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双轮驱动的外资政策体系,鼓励外商来蓉投资。会上,成都还对《成都市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成都市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进行重点解读,面向与会的企业代表并通过他们向全市的外商投资企业分享成都的“政策包”。



2959亿元



今年一季度,全市引进重大项目331个、总投资2959亿元,分别完成开门红进度的255%和153%;预计到位外资超5亿美元、同比增长50%,稳居中西部城市第一。”4月15日,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上,市投资促进局局长陈华表示,将按照“抓住大企业、紧盯大行业、做实大产业”的思路,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聚焦“四个强化”,持续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8390亿元



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390亿元,规模居中西部城市第一;推动自主品牌“蓉产蓉造”出口588亿元,进口贸易规模增速连续7个月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对东盟、欧盟以及“一带一路”和RCEP国家进出口持续增长……谈及2024年成都外贸发展,市商务局党组书记邱长宝从外贸总体规模、出口与进口贸易规模、国际经贸合作等不同维度,解读了2024年成都外贸工作实现的“新突破”。如何以外贸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市对外开放实现新提升?4月15日,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上,邱长宝用四个关键词进行了凝练概括:稳规模、优结构、拓市场、强服务。



241个



市委外事办相关负责人在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上表示,当前,我市全面拓展合作交流平台渠道,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建设能级不断提升。交往合作渠道广泛拓展,多层次对外交流更密切。实施全球友城优选计划,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等城市结好,成都国际友谊馆建成投用、韩国大邱市成都代表处开馆,全市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增至241个。先后加入世界大都市协会等15家国际组织,推广公园城市建设经验。创设“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等品牌活动,每年邀请近20万市民免费参与。



5500列



“2024年,铁路港经开区实现园区地区生产总值478亿元、同比增长8.2%,在全国综评中进位19名。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增速等10项指标在全省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一。”4月15日,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在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上介绍,接下来将高质量打造“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成都集结中心,力争开行成都国际班列5500列以上,实现降本增效5%以上。



开放的道路会越走越实

开放的大门会越敞越开

这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

近悦远来的安逸巴适之都

正沿着高水平开放之路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唐小未 吴茜 吴喆 曾书睿 海报 王戬 王幸 部分图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 何齐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