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14日至16日,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将在武昌东湖宾馆召开,这是湖北近十年来举办的全国最高规格体育专项大会。继2024年巴黎奥运会我省健儿以突破性战绩续写奥运届届夺金历史荣光之后,湖北青少年体育如何抓好接力棒筑梦未来?本报今起推出“聚焦全国青少年体育大会”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4月9日15时,仙桃市李小双体操学校三楼的训练馆里,是火爆的训练场面。
一群半大小子在蹦床上跳得正欢,丫头们则靠着墙整齐地倒立成一排。奥运冠军昌雅妮的启蒙教练刘芬一边掐着秒表一边喊:“坚持,还有8秒!”“腰别塌了!”
训练馆的墙壁上,悬挂着许多仙桃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的大幅照片,那上面的李小双、杨威、郑李辉都笑眯眯的,看着师弟师妹们在他们梦想的起点雏鹰展翅。
金字招牌
也要全力“抓娃娃”
李小双体操学校选材大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培养出6位奥运冠军、贡献9枚奥运金牌的李小双体操学校是亚洲体操之乡仙桃的金字招牌。但你能想象吗,这块金字招牌在遭遇最低谷时期的2020年,学校只有30多名学生。校长谢涛忧心忡忡:“体操人才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生源要是跟不上,学校未来的发展可就难了。”
天上不会掉馅饼,学校决定主动出击。比如常年派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养过硬的教练奔赴市内幼儿园执教体育课推广“快乐体操”;比如每年两次组织全市幼儿园教师集中培训,其间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再比如不定期举办“开放日”“选材大会”,张贴学生去向统计,用优质的教学训练环境和质量提升流量……
到了2024年,学校拥有在校学生近百人,今年达到111人。“未来我们将新建一个30亩的新校区,比现在大两倍多,学校的规模也将扩大到300人。”谢涛说,“体操人才的涌现,离不开庞大的基数。只有竭尽全力扩大数量,才有可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像李小双、昌雅妮这样的人才,为国家体操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此时的训练馆里,一个小姑娘不小心被海绵垫蹭破了脚趾,“宝贝别哭,没事的。”年轻教练员陈露马上把她抱在怀里,轻声安慰着,为她处理伤口。仅仅几秒钟后,陈露就来了个大变脸:“你们几个趁机偷懒是吧?快把规定动作做完!”
“快乐体操能让孩子喜爱体操,但出成绩还得靠艰苦训练。”培养了世界冠军郑九源的教练杨玉林说,“这块金字招牌要持续闪亮,靠的是不断出成绩、出队员,如何把握好度,优秀教练员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跟头真经”
藏在教练掌心
体操娃娃训练场面。(受访者供图)
李小双体操学校的学生每天正常上文化课,下午三时到五时半进行体操训练。每周六天,天天如此,教练带队员课余时间加练是家常便饭。
这100多个孩子,大的八九岁,小的才三四岁,教练员除了严抓训练质量不放松,训练生活还要事无巨细照顾好,没有点情怀和本事真拿不下来。
“运动员翻出的漂亮跟头,都是从教练员手掌心里一个一个练出来的。”刘芬至今都记得恩师丁霞鹏的这句话。她和谢涛以及李小双、李大双一样,都吃过很多苦,也取到了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真经”。刘芬当年接过管晨辰,看上的就是小姑娘那份执着;相中昌雅妮,是被其展现出的优美线条和柔美气质所惊艳。“从18岁退役回来,我做了一辈子的教练。”刘芬笑着说,“每天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赚点孩子们表扬也就够了。”
当年围着刘芬转的杨飘,如今也回到母校执教。前一分钟她还在抱怨小队员只想玩耍,后一分钟就把小姑娘搂在怀里扎头发,表现好的还送上提供情绪价值的小零食。“这也是老传统了,很管用。孩子们不缺这口吃的,却很在乎教练的肯定。”杨飘说。
目前,学校既有刘芬、杨玉林这样的冠军教头,也有杨飘、陈露这样的新鲜血液。“去年刚签下3名教练,现有9名体操教练。”谢涛扳着指头算账,“根据多年经验,每个教练平均能带12人,现在百人的规模刚刚好,但比发展规划还差得远,补上教练的缺口是当务之急。”
详见4月15日湖北日报三版>>
文/湖北日报记者 郭晓明 通讯员 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