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宣布对全球130多个国家加征“对等关税”后,白宫的电话就响个不停——

美国企业高管求饶、盟友国家讨价还价,连共和党议员都来施压。面对这场“全球电话轰炸”,特朗普却始终惦记着一个没打来的电话——中国的电话。


特朗普

然而,这场“关税大戏”中最刺眼的一条谈判条件,却明晃晃地指向了中国:“承诺阻止中国利用第三国转运商品至美国”。这条看似针对转口贸易的条款,实则是美国想借盟友之手对中国“围追堵截”,但结果呢?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现实却狠狠甩了他一巴掌。



美国开出的条件看似“诚意满满”,但细品全是陷阱:

  1. 买美国天然气、降关税、减税(老套路);
  2. 封杀中国转口贸易(新杀招)。

这条“中国条款”直指中国通过越南、墨西哥等国的“洗产地”操作。但问题来了:美国海关查得过来吗?

美国海关仅有5万名员工,还要分心查芬太尼、拦非法移民,连4月11日系统崩溃宕机10小时都修不过来。

东南亚国家更不买账:越南、马来西亚靠转口贸易躺着赚差价,特朗普想断人财路?“中国商品绕道,我们赚佣金,美国消费者买单,三赢的事凭啥配合你?”



特朗普一边吹嘘“75国求豁免”,一边暗戳戳点名中国:“我们等他们的电话!”

但北京的态度很明确:“要谈可以,先放下关税大棒。”

中美的“硬碰硬”已让贸易几乎归零:

  • 美国对华关税飙至145%,中国反制至125%;
  • 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19.2%降至14.7%,东盟、一带一路国家成新主场;
  • 美国车企却快扛不住了:奥迪暂停向美交货,福特、通用股价暴跌,工厂裁员停产。

就连特朗普最爱的“美国制造”也露了馅——没有一辆车能完全脱离中国供应链。

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主席直言:“所有零部件都来自美国?童话故事!”



特朗普的关税战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外强中干:

  • 盟友反水:欧盟只谈“技术调整”,日本要求松绑半导体管制,德国媒体嘲讽“坏美国,好中国”;
  • 内部崩盘:共和党议员痛批“关税摧毁农业”,标普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通胀压力加剧;
  • 中国破局:一边用稀土管制、数字丝绸之路“去美元化”,一边靠内需和一带一路对冲冲击。

正如耶鲁经济学家罗奇所说:“美国不再是解决方案,而是问题本身。”



面对特朗普的“电话施压”,中国早就亮明态度:

  1. “要打便打”:商务部同步加征关税,半导体、稀土反制直击美国命门;
  2. “团结可团结的力量”:消博会吸引70国4100品牌,绿地集团转战“一带一路”,东盟成最大贸易伙伴;
  3. “以静制动”:北美车企停产、美国港口拥堵、通胀数据飙升……着急的是白宫,不是中南海。

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说:“平等互利的全球化,终将战胜单边霸凌的围墙。”



特朗普的“关税霸权”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略豪赌——供应链不会说谎,市场不会等待,中国更不会低头

当美国车企停产、港口瘫痪、通胀高企时,特朗普或许会明白:电话可以不打,但尊重,必须自己挣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