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落地,农村的宅基地从此要彻底锁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近,大家都在传一号文件中提到的两个不允许,一个是,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还有一个是,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这两个不允许,引发了网友们广泛关注。
其实,其中第一个不允许很早就有,而且多年来也一直都在按规定执行,甚至上面每隔一段时间还会给大家提醒一次。
但是,第二个不允许就是头一次提到了,而且,这两个不允许叠加起来,基本上把农村的宅基地,农房的自由交易彻底锁死了。
所以,有钱人别想打农村宅基地的主意,国家已经明确了红线。
01、为啥要严厉强调这“两个不允许”?
很多人比较纳闷,为啥要严厉强调这两个不允许呢?其实,把最近的一些大政策方向连起来看,大家就一目了然。
网上有消息称,国家即将斥资七万亿搞乡村振兴。
这些资金将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乡村物流等110类乡村项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这个消息我找了好半天,没有看到官方的发布,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2025年1月17日,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计1593亿元,用于支持地方政府提前谋划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咱们来一下各省都下达了多少钱?
其中,辽宁91291万元,吉林224567万元,黑龙江274709万元,内蒙古361326万元,山东150276万元,河北476528万元,河南721357万元,山西458738万元,陕西739786万元,甘肃1165807万元,四川1300751万元,宁夏325939万元,安徽467859万元,江苏36076万元,湖南696265万元,湖北627013万元,广西1101692万元。
与此同时,已经有巨头开始纷纷下场到农业领域。比如:中铁14局正式进驻山东农业;中铁12局进驻天津农业;中铁21局进驻甘肃农业;格力集团都开始经营东北农场;甚至原来的贵人鸟公司,现在也改名叫金鹤农业,专注于发展农业业务。
前脚刚宣布斥巨资投入乡村振兴,旨在告诉大家,乡村振兴大有所为,
后脚宣布两个“不允许”,和大家强调底线红线不能踩,农村宅基地碰不得。
而且,原来在城里负责盖楼的几个中铁**,也跑去抢农业这块“大蛋糕”。
一旦巨量的资本进到乡村振兴领域,如果不强调红线,难保不发生一些“圈地行为”。
毕竟现在城市的土地运动基本上已经进入尾声,如果一些权力将手伸到农村,他们既掌握了信息差,又有资源关系等优势,如果全部开放了农村宅基地买卖,他们真要从中做点手脚拿地并不难。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最受伤的还是广大农民,所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两个不允许”,要把这一条底线守住,无论任何人都不能突破。
说白了,农村的土地宅基地就是8亿农民的根,一旦遇到困难,他们有土地,有宅基地,就有足够的退路,大不了回家种地,怎么样都不至于饿死。
就拿疫情以后这几年,很多人都陷入了失业裁员,也正因为他们有土地、有宅基地,城市混不下去,大不了回农村,起码吃个不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没有像美国印度那样,遍地都是流浪汉贫民窟。
总之,农村宅基地不能简单拿经济效益去衡量, 它关乎到民生,更是政治红线。所以,我们普通大众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国家也会死死守住这8亿农民的根。
02、户口在城里,还能继承老家的房子吗?
这也是当前很多新市民最关心的,以前大家为了孩子上学等原因,把户口迁入城市,现在是城里户口了,以后还能不能继承老家的房子呢?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2020年的时候,自然资源部等7部委明确: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也就是说,如果子女户口不在本村集体,那么将来只能继承父母在农村的农房,无权继承宅基地的使用权。一旦将来房子坍塌,宅基地就会被村集体收回。
所以建议有条件的,还是把家里的老房子修缮一下,要不然哪天坍塌,就什么也没了。
不过提醒大家,国家近期出台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施行,
其中就提到: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上学、服役、务工、婚姻等原因,户口迁入城镇转为非农业户口的,除公务员(不包括聘任制公务员)外,家里仍有房屋或土地的(承包地,自留地等),经所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可将户口迁入农村,重新获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其他村民同样享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包括依法申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参与分配集体收益、集体土地被征收征用时参与分配土地补偿费等。
这也就是说,上述几类人群从今年5月1日开始,就可以申请将户口迁回农村,享受宅基地使用权了。
一号文件的“两个不允许”除了锁死了农村宅基地之外,也把大城市里面的城中村自建房上市交易的可能性锁死了。
毕竟,一旦宅基地可以自由交易,不仅影响的是土地红线,还有不利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回稳。
所以,在此我们也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跑去买城中村的房子,这些都是所谓的小产权房。
这种交易不受法律认可,而且将来一旦拆迁什么的,赔不了你分毫,搞不好还会陷入钱房两失,因为这种房子的买卖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切记切记!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