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北望。之前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我给我爸补养老金的思路,就是社保+商业养老金。然后有的小伙伴,就想让我详细聊一下,具体配置思路,以及挑选哪款产品。

说起来呢,这两年我总和大家提到,我给爸妈配置养老金的思路。这主要是,他们确实到了这个年龄,面临的养老的现实问题。

然后我妈妈之前以灵活就业身份交过社保,而我爸之前千说万说,就是不想买,一大堆理由。结果真要到领之前,看我妈要有养老金了,自己又开始焦虑,羡慕上了。

而现实中像我爸这么倔的,也确实挺多的。就是之前没买养老金,过后后悔了。那该怎么办呢?

我相信关注我们的朋友,其实还是有挺多是类似这种状况。要么是父母,要么是自己。

那下面我就以我爸爸为例,来聊一下解决办法。


我爸的情况是,他没有买养老金,然后呢,到时间开始发觉,没有养老金是真的行不通。

就是到50岁以后,会发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身体机能下降,赚钱能力下滑。

这样的话,如果是做小生意,没有退休金的,就会非常的难受。

原本每个月赚5千,花销3千,余下还能攒2千,给孩子花,或是用于他用。

但后面若每个月只能赚3千,那花完就月光。再往后,赚钱再度下滑,那就会面临坐吃山空的局面。

实际上,如果到了50岁以后,真正能有一个工具,能保证安全、终身领取,还能跑赢银行定存的收益,那应该是毫不犹豫去购买的。

这也是我爸爸的想法。

因为他也是找了一圈,发现能保证不亏,比存款收益高,还能不被挪用的工具,非常稀有。

他们俩有想过,买套房子,用于养老。

但实际操作起来发现,这个房子啊,是每况愈下。特别是我们东北,人口流失严重。我估计过几年,我们省,除省会哈尔滨以外,其余城市房价未必比鹤岗好太多。

如此的话,真要投资房产,一方面是价格会跌幅较为严重,另外就是租不出去,产生不了利息,空置的成本也非常高。

还有一个非常热门的工具,就是黄金

对于黄金,这两年都涨疯了。他们俩也考虑过,是否存黄金来养老。

但最后商议后,觉得只能买一部分黄金避险,要买多了,操作起来不太便利。

黄金自带保值,增值效果也尚可,但它不能产生利息,不存在现金流。就是如果想要用到的话,只能去卖掉,更何况还有波动。

无法实现每个月,或者每年,都能源源不断地领取。所以就只能部分配置,不能重点用于养老。

当然也会考虑过银行存款。

只是买银行存款,倒不是说它产生不了现金流。其实靠短期内买定存,存半年或者几个月,取出来花利息也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安全性不用考虑,保本保息。但它存在的问题是,无法抵御利率下行的风险。

今天存50万,1.5%的利息,一年利息7500;明年,利息降至1%了,那利息就只有5000了。

所以真要找一个安全、终身现金流,还能锁定利率的工具,本身就比较稀缺。

最终发现,只有养老金能实现。而且这笔钱呢,也是专门用于养老的。

可等我爸爸醒悟,准备交养老金的时候,会发现他50多岁的年龄,之前也没交过社保,选养老金也相对有限了。


之前和大家在这篇文章里聊过,社保养老金的定位。就是不能没有社保,但只有社保也不够,属于养老基础补充。

比如理想的情况是,假设啊,我举个例子。

退休后每个月领4千养老金。一般社保养老金只能领2千,余下每个月2千,就要靠商业养老金来完成。

我爸之前没有交过社保,但他56岁了,以他的年龄是没办法去以灵活就业补交养老金的。

社保养老金分为职工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这两个是不同体系,交了其中一个,另外的就不能领了。

如果交职工社保养老金,最低年限是15年。

之前我们也和大家分享过,职工社保养老金,没交完该怎么办。——

就是按照时间线来区分。

2011年7月1日之前交过社保养老金,补交的规则更宽松。

若社保交了10年以上,那么就逐年交费,至交满15年即可领取;

若社保交费年限,不足10年,会按照先延后补的规则。先交5年,5年之后还没有交够,可以申请一次性补交养老金。

如果说是2011年7月1日之后才交的养老金,那么养老金差多少年就得踏踏实实地交多少年。

比方说已经交满9年了,差6年就得延续再交6年。

这样的话,若临近退休,交费年限在5年以下的,会比较亏,要延长10年以上,才能领上养老金。

那我爸爸55岁,再交,要等到70岁才能领,太久远了。

但另一个体系,城乡居民养老金是比较宽松的。

如果到60岁时,没有缴满15年的。

可以选择逐年补交,交完再领;经济充足想早点领养老金的,也可以选择一次性补交,一般补交完在次月就能领取养老金,补交规则很宽松。

只是呢,城乡居民领的养老金,也相对较少。

具体领取领取金额,分为两部分,个人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其中个人养老金,就是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一般60岁领取的计发月数就是139。

基础养老金,由各地政府补贴发放,一般每个省份规定个最低标准金额,下面各地区再在此基础上浮动。


能看出每个省份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像上海基础养老金有1490元,北京的有961元,而其他大部分省份都只有一两百。

但城乡居民养老金补贴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没有的话,还是要交上。

比如我给我爸计算过。

按照我们那当地最新的,城乡居民缴费档次,最低是200元,最高是5000元,共有12个档次。

然后缴费计算公式呢,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缴费档次×年限÷计发约数(60岁领就是139);

这个账户还是会有利息的,实际会多一些。计算规则其实和职工社保养老金的个人账户部分是类似的。

基础养老金,就是财政补贴的部分,就是上图我列出的。

今年我们老家的基础养老金,每个月是163元。

具体计算公式稍显复杂,我以我爸爸情况为例,实际带入感受下。

我打算让他按照最高的档次交,就是5000元,先交几年,等到退休后,一次补齐15年的。

那具体算下来,他每个月可以领5000×15÷139+163=702.57元。

当然这里面有补贴,还有个人账户利息等等,实际上会比这多一些。

后续基础养老金每年还会有一定的涨幅,基本领个8年左右就回本,那在这之后领的每一笔钱都是赚的,还是很划算的。

所以,快到退休的朋友且从来没交过养老金的,都先去把这个城乡养老金给交上。

但是这个交完这个还不能算完,因为你会发现,虽然能领钱,但每个月领的,实在是不太够花。

除非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城市,基础养老金比较高的,每个月能领到2千以上。

其余大部分省份,城乡养老金,即便按最高基数交满15年,每个月也就几百块钱,确实少。

这些钱根本不够维持基本养老生活的,别提老后如果生病住院的医疗护理费了。

所以在这基础上,商业养老金,也是必须要配置的。

下面呢,我就给大家分享下,我给我爸配置商业养老金的思路。


配置商业养老金,要明确好,大致需要能领多少。

比方说,想每个月领1千5元,就得根据预算来反推。

以我爸爸情况为例吧,如果他想每个月领1千5的商业养老金,那预算大概是年交10万交3年的情况。

确定好预算和大致领取情况,就要去挑选产品。

商业养老金呢,大致有四种类型——

想要领取金额高的话,一般现金价值和身故赔偿就会稍弱一些。

若过想要均衡一些的,会牺牲一定的领取金额,但身故赔付和现金价值都不太差,也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能保证领取的养老金。

除此外呢还有分红型养老金。这类养老金呢,是保底+浮动类型,非常依赖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和分红能力。如果一直买过固定类养老金,或者非常推荐的产品,我才会建议大家购买。

最终呢,我决定让我爸爸从以下两类养老金里选。

一类呢是极致领取型。

另一类是保证领取的。

当然,这只是我的思路,并不适合所有人,我只是分享我挑选过程中斟酌的点。

为了直接对比这两种类型的养老金,我选择了复保星海赢家青鸾版,它的计划一,能保证领取20年,是均衡型的。

计划三,是极致领取,身故赔付上差点意思。

下面我对比下这两款的特点,也说下我的逻辑。


因为是我出钱,给我爸爸买养老金,所以我会留意身故赔偿。这个决定着一个领取的下限。

如果是保证领取的养老金,会至少给付一个最低的领取金额。

比如计划一,能至少拿回36万多,有一个稳赚不赔的下限。假设非常非常不幸,领了15年不幸走了,余下的5年的养老金,也能赔给家人。

但是计划三的话,一旦嘎了,是不会赔付的,就有可能会亏。

一般如果有子女的,其实选择保证领取的比较稳妥。

当然了,如果更在乎领取金额,就想要领更多的养老金,或者是丁克人群,那么计划三这种机制领取会更合适。

以上我举的例子,极致领取每年能领2.2万,比均衡型多了4千多,这差距还是存在的。

总结下,我给我爸爸买养老金的思路。

就是基础还是买城乡居民养老金,然后外加上商业养老金。

具体挑选的产品呢,就是复星保德信的星海赢家青鸾版。

至于为啥选,其实逻辑上就是,我们文章讲过的。它是市面上比较拔尖的产品,而且呢复保这家保司,其实背景也说得过去。

我们从来遵循的是自己认可的产品,才会给大家推荐,这个是底层逻辑,不能打破。

然后因为是我出钱,最终纠结许久,考虑购买的是青鸾版的计划一,保证20年领取的,这样稳赚不赔。

最后呢,我的方案未必适合大家,只是依照我家的情况挑选的。每个人情况不同,预算也不一样,不能照抄了。

大家如果在配置养老金方面有什么困惑的点,也可以在评论区指出,咱们下期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