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跳脚了,就是没有等来北京打来的电话,自以为是等着来自中方的协商,没想到压根不搭理你。你要演戏就一个人演吧,看到底是谁尴尬。
于是特朗普就被“破防”了,北京时间周一凌晨,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竟将中国描述为 “敌对贸易国家”。熟悉特朗普以往风格的人都知道,他虽然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出手重,但语言上以往还经常客客气气的。这次突然变脸,像个 “老小孩” 一样说翻脸就翻脸,着实让人意外。帖子整体分析下来并无新的内容出现。
之前叫嚣着要加关税百分之145,然后对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免除关税,这不是妥妥的认怂吗?虽然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周日就已经表示,对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免除关税只是 “暂时的”,一两个月后将会出台半导体行业关税。
说到底还是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制造啊!特朗普指责中国 “对待我们(美国)的方式是最糟糕的”,还提到 20% 的芬太尼关税将转移到其他的 “关税桶” 中,这些内容卢特尼克也都已经说过了。而对于市场最关心的美国是否已经免除了中国电子产品 125% 的 “对等关税”,以及如果现在免除了,半导体行业关税出台时会不会又加回来,特朗普选择了回避,之前卢特尼克也没说清楚。
特朗普为何会如此恼怒,甚至不顾形象地 “破防” 呢?一方面,他对压不服中国感到十分沮丧和生气。中国在面对美国一系列贸易施压和挑衅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定力,完全拒绝了美国想通过关税手段逼迫中国让步、输送最大利益的如意算盘。他强任他强,青风扶山冈。反正我不跟你掺合,看着你尬演。
特朗普也想通过发怒再给中国施加些压力,试图吓唬吓唬几个小时后即将开盘的中国 A 股。但这种做法,恰恰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从整体局势来看,特朗普团队在中国贸易问题上已经有些 “黔驴技穷” 了。该加的关税基本都加了,如果再继续加,不仅毫无经济学意义,还会招来耻笑。
与此同时,他们在国内面临着美国股市、债市和通胀预期的巨大压力,苹果等科技巨头也在坚决游说。如果不对中国电子产品等做一些关税减免,苹果等科技公司背后的资本可能就会想办法换个特朗普了,美国超市里的物价已经出现大幅涨价,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再看看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表态。当地时间周一,贝森特表示,他仍然希望与北京达成一项重大贸易协议,并强调这需要一种与过去贸易和货币协议截然不同的模式。他还指出,关税涉及的数字很大,这些关税是不可持续的,没有人希望它们一直保持下去。
这一表态与特朗普团队此前的强硬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贝森特认为,美中经济脱钩并非必然,即使两国不断升级关税威胁,仍有可能达成协议。他还提到,与中国谈判协议具有独特的挑战性,因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且任何美中谈判都必须在最高层之间进行。
贝森特的这番话,反映出美国内部对于贸易政策的态度并非完全一致。此前,白宫贸易与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的声音很大,在贸易政策上表现得极为强硬,但最近他的声音小了许多,而贝森特似乎逐渐掌握了美国关税的话语权。
这一变化背后,是美国各界对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担忧。持续的贸易战不仅引发了全球经济可能放缓的担忧,导致美元走弱,投资者撤出美国国债,也让美国企业对未来计划缺乏信心。美国政府内部也意识到,一味地加征关税并不能解决问题,寻求与中国达成协议,才是缓解当前经济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整体来看美国在贸易政策上发出的信号依然十分混乱。白宫此前宣布对某些电子产品实施临时豁免,试图缓解压力,但特朗普及其高级助手随后又澄清这些豁免被误解了,而且不会持续太久。
特朗普周一暗示可能对汽车相关税给予豁免,但周一下午,白宫又表示已启动调查,调查药品和半导体进口是否威胁国家安全,这可能是对这些产品征收关税的前兆。这种摇摆不定的贸易政策,让外界摸不着头脑,也让美国企业和国际市场无所适从。
在这样复杂的局势下,中美贸易关系将何去何从呢?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们一直回击美国的施压和挑衅,保持着对中美贸易顺其自然的平常心。中国不会轻易在压力下屈服,也不会按照美国的意愿单方面做出巨大让步。
而美国方面,虽然财长表达了希望达成协议的意愿,但特朗普团队的强硬态度依然存在,可见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此外美国还需要在国内各方利益之间进行平衡,苹果等企业希望降低关税以维持自身利益。
但无论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合作远比对抗更符合双方的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我们期待美国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推动中美贸易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