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交通意外”,能把这个一点不讨喜的题材拍成这般精巧有趣,或许只有雅克·塔蒂做得到。你完全无法想象有电影竟用这种拍大片的方式来拍摄城市里随处可见日常和小闹剧!这个和美国的查理·卓别林或巴斯特·基顿级别的喜剧演员、导演的这部片,究竟魅力在哪?
雅克·塔蒂,也许并不是非常多的人熟悉他的作品,但倘若你曾经看过雅克·塔蒂执导的“于洛先生系列电影”——《于洛先生的假期》《我的舅舅》《玩乐时间》,包括今天分享会带来的《交通意外》,想必一定会对这位电影大师饶有兴趣。
塔蒂用一个可爱的老邻居的名字,设计一套“站不稳却跌不到”的行头,拍起电影史上失败的“伟大喜剧”于洛先生系列。这个系列总共有的四部电影,《交通意外》是最后一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遗作。
雅克·塔蒂是法国二战后非常重要的喜剧电影导演。自编自导自演,系憨豆式喜剧的老前辈,充分使用肢体语言,将哑剧提高到全新的高度。杜拉斯当年也曾说她鄙视所有活着的导演,除了雅克·塔蒂和戈达尔。
所以每当提到雅克·塔蒂,好多深谙电影掌故的人都把他与查理·卓别林相提并论,其实塔蒂和卓别林区别不小:卓别林是伟大的丑角,而雅克·塔蒂不是,塔蒂是伟大的现代喜剧的发现者。
1971年,莱昂内说《革命往事》很失败,其实那一年雅克·塔蒂比他还失败。1967年的《游戏时间》被美国批评家罗森鲍姆赞誉为“最伟大的电影”,可就是这“最伟大的电影”让塔蒂先生彻底破产了,等到1971年拍《交通意外》时,几乎没有人愿意给他投资。只是最后,这部《交通意外》仍是一部伟大的塔蒂电影。
《交通意外》的灵感来源自1960年春天的一个星期日早上,塔蒂来到巴黎通向马赛的高速公路上,整整两个小时,他站在那里看着成百上千的大小汽车在眼前驶过。现代法国人有周末出游的习惯,所以每逢周末,巴黎周边的路况就亮起红灯。塔蒂说:“我看见人们坐在移动的笼子里,失去了笑的能力。”于是有了这部《交通意外》。
而这次的于洛先生和从前不太一样,那个经常惹麻烦、出洋相、被误解、站不稳又摔不倒的大个子稳当了许多,再也不是事件的当事人和事故的制造者,他更像一个局外人,在哪里都格格不入,但以自己特有的步调参与到故事当中。
这次的于洛先生出了大麻烦!他惹的麻烦就是,在已经流行了46年的阿姆斯特丹车展RAI,他作为设计师一定要参加,只是途中状况不断:车没油了,被海关卡住,还遇到了车祸!
影片的情节很简单,不同于之前一些作品的快节奏,它意图呈现一种慵懒的感觉,甚至慵懒到没人在意时间是否不够了,车展快要闭幕了。所有人,于洛先生、玛利亚、司机、工厂的工人、游客,都显得漫不经心。这部电影的特点就是通过慢热的笑话来营造一种全面的喜剧氛围,而并不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笑料而努力。
最后一场大雨下的城市里,汽车和人也都慢了下來,拿着雨伞的人们在汽车间缓步走过,居然是如此美丽。众黑伞撑行于拥堵滞停车流的收尾如此诗意,更让人确凿地认为雅克·塔蒂是一位诗人。
事实上,人和城市之间一直是塔蒂的电影命题,对高速机械化的城市提出质疑。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产生隔膜,追逐速度化的路上忘却了生活,忘却驻足美好的景象。片中大地所设计的一架集旅行设备的宿营多功能车格外亮眼。
塔蒂在《交通意外》中的哲学意义是展示现代科技,尤其是汽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相互交往的方式。通过对汽车造成的荒谬和混乱的描绘,塔蒂批判了现代化的异化效应,并鼓励我们重新考虑与技术的关系。
影片意在找到一种平衡进步与人类联系和同情之间的方式。塔蒂使用幽默、讽刺和视觉笑话来表达这一点,突出了在一个越来越自动化和疏离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脱节。总的来说,《交通意外》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伟大作品,不能错过!
《交通意外》1971
导演: 雅克·塔蒂
编剧: 雅克·塔蒂 / Jacques Lagrange
主演: 雅克·塔蒂 / 马塞尔·弗瓦尔
豆瓣7.9IMDb7.0
前往
好消息:为感谢影迷长期以来的支持,特推出千余种商品,几百种精选图书,粉丝超惠选择,不妨逛一逛吧!件件亲测,七天无理由退货!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