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辗转700多公里,为一起抚养权纠纷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后,近日,北京通州法院执行局法官收到了一封特殊的、点缀着孩童稚嫩画笔的感谢信。
夫妻离婚后女儿被判由母亲抚养 孩子父亲将人带回山东老家
女子孙霞和男子高大强曾是夫妻,2023年,二人因感情不和离婚,通州法院判决女儿由孙霞抚养。但高大强将女儿带到山东老家,拒绝交给孙霞,让母女分离两年多之久。孙霞因过度思念女儿,无奈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与高大强多次沟通,对其采取了收取迟延履行金、限制高消费、失信等执行惩戒措施,甚至对其作出了司法拘留处罚,但高大强一直消极对抗,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经过研判,执行法官认为:简单地通过强制手段执行固然能体现法律震慑,但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本案应当从维护亲情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出发,秉持善意执行理念,更深入地对孩子父母双方进行思想疏导。最终,通州法院执行局决定,数名干警赶赴山东,现场对高大强开展工作,争取在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解开双方心结。
考虑到高大强家在农村,四面环邻,执行法官与孙霞及其家属多次谈话,细致了解高大强周边情况,力求摸清底数;法官向属地镇政府、村委会、派出所、妇联分别寄送了函件,请各单位协助对高大强及其家人开展教育、劝诫工作。同时,还与当地法院取得了联系,请当地法院派员协助现场执行,并为应对突发情况专门配备了两位女警。
“这个案子关涉到未成年儿童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大家的一切行动要以保障小朋友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为根本前提。”执行局局长晋怡对干警们叮嘱道。
执行法官长途奔袭异地执行 发现孩子被转移
3月24日下午5时,执行法官经过长途驱车,终于到达山东省菏泽市,正式开始执行工作。
在与当地法院对接后,为避免打草惊蛇,当夜,法官乘车到现场实地调查,观察地形,最终确定了高大强家、幼儿园这两个可能出现孩子的重点点位,并确定了争取先在幼儿园找到孩子的行动方案。
3月25日凌晨5时许,执行队伍按照布控方案各就各位。
“情况好像不太对,他们是不是已经把孩子转移了?”早上7时,在蹲守过程中,执行法官发现高大强父亲的行动十分异常。他多次出门观察周边人员、车辆,形迹可疑,且在上学时间未送孩子去学校。执行法官判断,高大强一家很有可能已将孩子转移,遂决定直接在高大强家采取行动,迅速将试图骑车离开的高大强父亲现场控制。
“你们来找我干什么?我也不知道孩子在哪儿!”进入高大强家后,执行法官发现孩子已经不见踪影,高大强的父亲情绪激动,且拒绝提供高大强的行踪信息。
执行法官又联系到高大强,高大强则谎称自己在外地。沟通未果后,法官只得将高大强的父亲带至属地派出所。
法官多方释法明理 最终换来母女团圆
在属地派出所,高大强的父亲仍然情绪激动,拒不提供高大强及孩子的地址。
通过观察,执行法官发现了一个突破口——高大强的堂兄在当地颇有威望。通过他来说服高大强,案件或许会有转机。法官明确告知该堂兄继续抗拒执行的严重法律后果,并引导他理解孩子母亲的思女之痛。
终于,在高大强堂兄的劝说下,当日12时,高大强主动出现在派出所门口,但孩子却仍然不见踪影。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将高大强控制住,对其长期抗拒执行、藏匿孩子、当天逃避沟通的行为予以训诫。
“你如果继续不配合,不仅可能触犯拒执罪,也会让你的家人、孩子被牵连。你爱着孩子,却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这真的好吗……”执行法官从孩子健康成长角度出发,耐心开导,同时告诉高大强可以通过定期行使探望权的方式参与孩子的成长中去。
经过几小时的释法明理与感情疏导,高大强态度缓和,决定作出让步,终于联系家人将孩子送到了现场。
当晚,孙霞就带着女儿踏上了返京路。一周后,孙霞手牵着孩子,给法官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通讯员 张玉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