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者私自兜售玉米新品种犯了什么法?兼职刷单暗藏什么样的陷阱?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北京农学院上演了由师生原创的农业知识产权普法剧、反诈系列情景剧。师生围绕农业知识产权和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反诈案例,自编、自导、自演,以舞台剧的形式向全校师生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治意识和防骗反诈意识。


《以法为盾,守护农业“种子秘密”》普法剧讲述了大学生创业者小吴因抵制不了利益诱惑,泄露种业公司商业秘密,私自向种植户兜售900公斤的玉米新品种,以低于市场价三分之一的价格流入市场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故事,生动阐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关于种质资源保护的法律条文,揭示了生物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内在关联,引发师生对“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深刻思考。

反诈系列情景剧则以校园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例为原型,展现了“虚假校园贷误进高利贷陷阱”“兼职刷单误进跨境洗钱陷阱”“高薪出国诱惑沦为电诈工具”等典型骗局,真实再现了诈骗分子的话术套路和受害者的心理变化。舞台上表演者的演绎生动鲜活又轻松幽默,台下师生则在笑声中掌握了“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的防诈口诀。

此外,学校还通过专家讲座、校卫队应急处突训练、警犬互动展示等形式,将国家安全知识、防间反诈融入沉浸式体验,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特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为师生作专题报告,提醒大学生在学术交流、网络社交、求职就业、AI应用中增强保密意识;市公安局公交总队的民警带来的搜爆犬、缉毒犬、追踪犬一一亮相,现场演示了箱包搜查、可疑物品识别等高难度任务,师生用热烈掌声点赞“无言的战士”;市公安局公交总队警务技战术专职教官还围绕处置持械分子冲击校门、钢叉盾牌战术配合、校园日常巡查要点等内容,为校卫队全体保安进行了应急处突的授课与器械实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汪浩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