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田佳玉 通讯员 姜倩倩

“赵雷的一首《成都》,唱火了成都的小酒馆,也唱火了‘玉林’……”近日,威海市环翠区2025年“威雁竞飞优才计划”社区工作者培训班上,授课老师的一句话让900多名听课者瞬间竖起耳朵,兴趣大增。这场由环翠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威海红帆”社会组织实训中心承办的基层治理专题培训,以“主会场+分会场”形式举办。

上午9点,主会场内座无虚席,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黄门街社区党委书记申民辉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经验,以“创新多方协同治理机制”为主题展开授课。这位曾获评“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的专家,针对“缺人、缺钱、缺手段”的基层治理困境,提出“社区社会企业”破题思路,通过现场展示成都社区基金运营案例,为参训者打开全新视野。


这场3小时的培训结束,社区工作者们纷纷表示,培训干货满满,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和实践路径,今后将借鉴标杆社区的创新做法,实现本社区基层治理及社区运营工作的进一步提升。“这次培训真是场及时雨!”嵩山街道百合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苗筱煜在课间接受采访时表示,课程既有法律政策解读,又有AI技术应用教学,还不乏其他地区优秀社区书记的经验分享,可以说师资配备专业、课程设计精准、培训内容详实,对社区工作极具指导意义。“特别是申书记‘党建引领,政府指导,资本介入,市场化运作’的理念,让我们对基层治理思路优化有了新思考。”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等关键词。


培训中,孙家疃街道艺海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戚鑫的手几乎没停过,不停地记录社区治理的要点,“培训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对标先进地区,我们目标更清晰,干劲儿也更足了。”课件中的“社区党委+”模式仿佛为她打通了“任督二脉”,下一步社区将立足“小社区、大民生”,聚焦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积极探索构建“社区党委+”的社区大党建模式,重点突破网格管理精细化,通过遍访摸清居民需求,盘活辖区闲置资源,“既要当居民的贴心人,也要做社区的理财师。”她定位了自己新的社区身份。环翠楼街道峰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娟对“弱化办公,强化服务”这一理念感触颇深。该社区正在培育“缤纷四季 多彩峰泉”品牌项目,她打算借鉴成都经验深化区域化党建:“过去总苦恼协调各方资源,现在明白要变‘独唱’为‘合唱’。通过深抓‘党建领头、居民共治、科技赋能’汇聚众智众力,推动社区治理不断优化升级。”


“我们整合国企优势资源,搭建专业运营管理人才队伍参与实训中心运营,与各级党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哈工大(威海)等多个高校,国家级标杆社区开展广泛合作,可根据培训群体不同培训需求个性定制社区运营、党性教育、党务工作等多种特色课程。”“威海红帆”社会组织实训中心相关负责人陈宜君介绍。据介绍,环翠区已连续4年开展“威雁竞飞·优才计划”培训,持续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今年将综合采取“线上+线下”、政策理论宣讲、案例剖析、现场实训、研讨交流、考察学习等方式面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干部等开展全覆盖轮训,同时对辖区社区工作者能力进行评估、分类,制定分级分类培训计划,强化社区工作者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工作作风,提高社区工作者社区治理服务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