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百岁开画展,开一百张画的画展。”2022年,时年98岁高龄的黄永玉曾这样说。次年,距离百岁还有一年,他离开人世,黄永玉的“百岁画展”成为遗憾。
如今,这种遗憾或许可以这种方式弥补:4月15日,“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在世博会博物馆开幕,展览集中展示了黄永玉90岁后创作的彩墨、版画、雕塑等200余件作品,向这位“百岁艺术顽童”对生命的炽热凝视致敬。
“这些作品实际就是专门为他100岁画展所创作的。他在97岁、98岁的时候,每天依然要画七个小时以上,足见他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说。
展览现场
“诗画同行”致敬百岁艺术顽童
本次展览由世博会博物馆与北京画院联合主办,并系统性地展出了他的手稿、出版物及文献档案。
策展人将黄永玉的艺术人生凝练为一本色彩斑斓的画册,把人们对他的回忆与怀念化作序言,引领观众翻开这本承载着岁月与情感的艺术之书。展览入口处的大事记,以时间轴的形式勾勒出这本画册的精华。
展览打破艺术与文学的界限,呈现黄永玉“画为形,文为魂”的创作哲学,画作中喷薄的生命力与文字里沉淀的哲思彼此碰撞,给予观众多重文化滋养。
《宋元君到底想画啥图》以荒诞笔触解构艺术框架,画中解衣盘礴的狂士与看客对峙,恍若1940年代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的创作现场重现。当年在《时代日报》昏暗编辑部里,冯雪峰递来寓言手稿时,何尝不是将现实批判的密码交给他?黄永玉用半个世纪后的彩墨狂欢,回应了那个在阁楼里刻木刻的寒夜。
《煞风景》则以诙谐跋文与水墨并置,讽喻古今雅集与现世荒唐事,借文人画意趣与漫画式夸张,在自嘲中透出对世事的通透豁达。
展览以特别篇“我的心,只有我的心”结尾,既体现了黄老深厚的文学素养,也是本次展览一条富有诗意与情感共鸣的副线主题。99岁黄老坦言其作品分“认真画”与“为思想而作”两类,画中文字恰是其幽默灵魂的注脚。
画中文字恰是其幽默灵魂的注脚。
展出的每幅作品都配有二维码。用手机扫一下,每幅作品都有一段黄永玉自己写的诙谐文字。刘文涛说:“他的画好,他的文字也值得一读。希望大家在观赏展览时不但看画,也不错过文字,在文字中和他这样一个有趣的灵魂相视一笑。”
互动区邀观众共创小诗寻觅共鸣,将艺术表达化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展览现场
上海叙事新视角
这场展览是一封写给上海的情书。“我这辈子最倾心的地方莫过于上海。”黄永玉的“上海人生”成为展览叙事的新视角。展览开篇通过“要到上海来”将展览引入上海的文化语境之中,回溯黄永玉早年及在上海期间的经历,展现他在这座城市中的交游与艺术影响。
自称“湘西老刁民”的黄永玉,对上海一往情深。“我永远喜欢上海,虽然我年轻时代的生活无一天不紧张,不艰苦,我仍然怀念它,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替代。”少年黄永玉透过钟爱的《时代漫画》和《上海漫画》,认知了时代风潮、社会百态与幽默的力量。
《行囊》 李君娜摄
走入展厅,迎面而来的画作《行囊》,是黄永玉97岁时创作的作品。1947 年,黄永玉背起装着书籍和木刻工具的小包袱,独自闯荡上海。《行囊》记录的,正是这段往事。画面上,小小的少年黄永玉背着一个大大的行囊,来到上海。
在上海的那些日子里,黄永玉开创了自己的美术事业,也认识了李桦、野夫、陈烟桥等木刻界前辈,交往了巴金、臧克家、楼适夷等文学名家,还与漫画家张正宇、陆志庠、张乐平等交好,更是与汪曾祺、黄裳结为“三剑客”。“很多小时候崇拜的人,变成了自己的朋友,这种感觉太妙了。难以想象,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关心有能与上海相比的。”
展厅现场,包括《消灭打手》等上海主题代表作,还原“冒险家乐园”如何滋养出艺术家骨子里的新潮与锐气。“上海过去是冒险家的乐园,如今是艺术家的摇篮——谁不信?我揍他!”黄永玉的诙谐宣言,在展厅中与观众撞个满怀。
光与色中穿行黄永玉笔下的自由天地
展览现场,处处是黄永玉的“百岁童趣世界”。“生肖说”板块成组呈现他创作的生肖系列日历。“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板块探寻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花常好 人长寿”通过展示黄永玉笔下的水仙、荷花等花卉,映照他对自然之美的钟爱与寄托。
值得一提的是,展陈设计以彩虹色点亮展厅空间的各个部分,呼应黄永玉名言:“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个世界。”这些色彩也寓意黄永玉笔下熠熠生辉的艺术世界,也向他绚烂而富有激情的创作生涯致敬。在光与色的交织间,观众得以穿行于黄永玉笔触下的自由天地,感受他画笔之下的深邃与热忱。
展陈设计以彩虹色点亮展厅空间的各个部分。
从“何处是归程”到“如此漫长”及“根深岁长”,展览的后半部分则以时间脉络延展叙事,寄托黄永玉在漫长岁月中的流光回望,诉说他对风景、对人世的沉思与深情。
“如此漫长·如此浓郁”不仅是展览的主题,更是黄永玉艺术生命的真实写照。从弄堂少年到世纪艺术行者,黄永玉以“漫长”积淀艺术的浓度,用“浓郁”对抗时间的荒芜。
黄永玉在《永玉六记》批注“时光跑得太快,快得让人莫名其妙。”他以画笔捕捉时间的流转,将景象与人物交织于画面之中,勾勒出岁月沉淀的痕迹。“时空都是自己的,犯不上这么匆忙。”
他的画作不仅是对时间的记录,更让观者在细微之处窥见他漫长而深刻的人生旅程。画中景物或许依旧,人物却悄然生出沧桑,他用幽默与洒脱化解年岁的重负,似乎每一处笔触都在低声诉说着时间的温存与无情。无论是为友人执笔绘像,还是通过生日贺卡、年节祝福等日常载体,黄永玉的作品总能在质朴的笔触里流淌出深邃的情感暖流。那些未及相拥便走散的老友,是他画案上永不封缄的信笺。
展期将持续至6月8日。
原标题:《弥补“百岁画展”未能举办之遗憾,黄永玉新作展:一封写给上海的情书》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来源:除标注外,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