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有点短视,没有认识到这样实际上是在帮助中国,虽然我们有短期优势,但是通过实施这些制裁,我们实际上是在鼓励中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024年,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并在克林顿政府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在他看来,要遏制中国的发展不是硬碰硬,而是要让中国在舒适的环境里沉沦,美国不应该制裁。

他的这个观点被有些人看作是顶级阳谋,因为这正是“温水煮青蛙”的国际版。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斯蒂格利茨的阳谋

2024年10月14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了一篇对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专访,谈到了当时中美贸易关系和正在预热的美国总统大选。

首先斯蒂格利茨先对中美贸易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出口管制、半导体制裁等措施,都是一种十分短视的表现。

因为从2018年特朗普上台后公开对中国进行制裁,故意刁难华为、中兴等企业,不让美国企业售卖半导体给中国开始,中国的反应就超出了美国的预料。



在美方的料想中,被制裁的中国会立马受到重创,半导体产业发展停滞,只能求助于美国,牺牲一些利益求得美国大发慈悲卖半导体。

然而事实是中国不仅没有妥协,反而还致力于发展本国的半导体产业,华为研发出了自己的芯片,还发布了自己的鸿蒙系统。

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更是上涨了15%,一些原本不能冒头的企业甚至有了在国际上和知名大厂掰手腕的能力。

再看看美国自己,2022年颁布《芯片与科学法案》,可是即便政府给了高额的经费和诸多支持,却并没有提高美国企业制造芯片的能力。



所以美国直接与中国硬碰硬是不行的,要想遏制中国的发展,必须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

“我们接受来自中国的廉洁商品,并在必要时补贴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的生产,以发展我们自己的产能。也许中国将继续成为最便宜的生厂商,我们只需要发展自己的能力,以防意外发生。”

在斯蒂格利茨看来,曾经中国能作为美国的廉价生产国,靠着廉价的代工生存,那只要美国继续让中国有这样的赚钱渠道,那中国就不会想着去谋求更高的发展。

要是中国想发展得更多,美国也不用怕,只需要在重要领域上掌握主动权就可以,比如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等。



只要美国一直在进步,那么中国就追不上,中国没有了赶超的动力,那么美国就能一直处在世界的最前沿。

很多人看了斯蒂格利茨的观点,都觉得这真是顶级阳谋,在温和的环境中人们会逐渐丧失斗志,不会想着改变。

而且纵观中国的历史,很多朝代的没落都不是被外敌打败,而是自己现在丧失了斗志,安于享乐导致国力衰败,最后被他国一举歼灭。

这样一想,再看斯蒂格利茨的话,更觉得毛骨悚然。



而且从如今的角度看,斯蒂格利茨对于美国总统大选的预测也十分正确。

当时在采访时他曾说过对于美国总统两位候选人的看法,他自己是民主党派人士,观点更偏向于哈里斯,但是他对于特朗普的评价也十分精准。

在他看来,特朗普比哈里斯要激进得多,若是特朗普上位,势必会对中国加征极高的关税,而这个政策肯定会导致更高的通胀,更羸弱的GDP,还有更多的不平等和更差的健康水平。

而如果是哈里斯上位,虽然哈里斯也会提高关税,但是手段肯定会比特朗普更温和,造成的影响不会那么大。



事实证明,斯蒂格利茨的预测十分正确,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加征的关税高达34%。

遭到中国反制后,特朗普就和中国较上劲儿了,先后将关税加到了145%,中国对美国加征的关税也达到了125%。

除了预测特朗普加征关税以外,斯蒂格利茨还预言特朗普势必要减少或者消除美联储的独立性,这样会造成更多的不确定性,从而削弱美国的经济。

自从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之后,很多人就在猜测特朗普如此疯狂是为什么,有些专业人士就看到了本质:逼美联储降息,减少美国政府每年要支付的利息。



可以说,斯蒂格利茨在一年前的预测都一一验证,足以说明他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是了解得很透彻的,那他针对如何与中国相处的建议可以说是“阳谋”没错。

但是中国真的会如他所说,就此在温水中忘记了发展吗?



中国有自己的路要走

中国有个成语或许可以很好地回答斯蒂格利茨的这个“阳谋”,那就是“居安思危”。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早就能够从历史中总结出很多经验,比如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警世名言。

即便人们真像卢梭所说的“人从历史中得到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得到任何教训”,但中国自有我们的历史脉络可以总结。

早在新中国还处于百废待兴的时候,国家就制定了长远的计划,目标就是在100年后崛起。



在人民还穿不起衣服、吃不饱饭的时候,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核武器,建设高速公路,打造连通全国各地的交通系统。

当时受到很多人痛骂,说人民都吃不饱饭却死要面子去和人家攀比核武器,建那么多公路也没人走,连知名文化大家金庸都曾批评过。

在国内还遭受旱灾时,从牙缝里抠出粮食去援助非洲国家,也遭到多少人抱怨。

然而效果如何呢?



核武器一出,中国在国际的地位登上了新高度,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对中国动武,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帮助下成功恢复联合国席位,并且拥有了和其他大国一样的一票否决权。

如今兴起的“China Travel”正是靠着被骂亏损的高速公路。

九十年代时钱学森就向国家建议跳过汽油、柴油直接发展新能源,而普通人真正认识新能源还是在几年前。

就连去年国家开放144小时免签的时候,最开始的声音也是反对,指责,直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带动了国内的经济,他们让外国人认识到真正的中国,才有了“自有大儒为我辩经”的流行语。



中国一直强调中国无意当什么超级大国,也不搞霸权主义,中国心中一直都在朝着自己的路向上攀登,根本不关心谁在与我们比赛。

所以才有了美国加征145%关税后我国不再理会,所以才有美国疯狂抢中国货的时候中国人波澜不惊。

如果说斯蒂格利茨的观点是顶级阳谋,那么中国坦坦荡荡地发展,和气生财,才是真正的“大内高手”。



参考信息:
观察者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美国太短视,制裁只会促使中国自力更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