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周信/文 4月12日,广汽集团在广州发布旗舰SUV昊铂HL,并推出“智驾安心险”,试图破解当下智驾行业的信任困局。同时,广汽首次公开12款车规级芯片矩阵,并启动“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剑指供应链自主化核心命题。

近期,智能驾驶安全性与责任归属问题成为行业焦点。广汽昊铂选择从技术保障与责任兜底双向切入:技术端,昊铂HL通过硬件冗余与算法升级提升安全性,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及Orin-X 芯片,高阶智驾系统可在高速场景提前预判路况,城区复杂路况下动态规划路径。

但技术参数难以弥合用户信任鸿沟。当前行业普遍缺乏智驾事故责任归属的制度设计,针对这一痛点,广汽推出“智驾安心险”,首年免费赠送最高300万元保额,覆盖智驾系统责任事故全额赔付。此举将算法责任转化为金融保障,以契约化机制绑定车企与用户风险共担关系,以此改变当下智驾事故的“车企推诿-用户担责”的僵局。

对比蔚来NOP、小鹏XNGP聚焦功能迭代,理想汽车以“家庭安全”营销建立情感认同,广汽集团希望以"智驾安心险"来强化昊铂品牌的安全标签。在30万元级市场中,家庭用户对安全的需求远超性价比,一份保单的价值可能比激光雷达数量更具说服力。

更深层意义在于,广汽“技术+保险”模式或催生智驾商业化新路径。车企为算法失误买单,标志着智能驾驶进入可靠性验证阶段。未来,保险赔付数据或反向优化算法模型,形成“技术迭代-风险降低-保费下调”的正向循环,这一机制若普及,可能重塑行业技术演进逻辑。

在芯片领域,广汽的布局更显战略野心。一辆电动智能汽车需要搭载1000颗以上的芯片,一辆L4级自动驾驶汽车需搭载超3000颗芯片,但其中高算力SoC、MCU等核心部件仍被英伟达、高通等国际巨头垄断。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车规级芯片进口依赖度高达95%,而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清单已覆盖自动驾驶芯片。

广汽此次发布的12款芯片覆盖电源管理、底盘控制等关键领域,其中与本土企业联合开发的C01芯片为首款自主设计的多域融合中央计算芯片,G-T01芯片则实现电源管理突破。广汽的“生态共建计划”意图明确,即以系统集成商身份,联合华为、地平线等国产芯片企业构建替代方案。

这一策略至少暗含三重考量:首先是引入华为麒麟、地平线征程等国产芯片分散供应链风险;其次,国产芯片价格比进口低30%—50%,大幅度使用国产芯片也能降低采购成本;再者,从“国产替代”到“生态主导”的变化,是中国汽车产业链发展成熟的关键一步,如果广汽的“生态共建计划”能吸引足够多的参与者,广汽或将成为国产车规芯片的“认证平台”,主导车内通信协议、算力分配标准。

广汽的“智驾安心险”,是希望在智驾安全领域构建更高的品牌形象,而“生态共建计划”,则是在芯片生态中实现对标准的定义权争夺。但这并非易事,智驾保险赔付成本将随智驾装机量呈指数级增长,高额赔付可能增加车企成本,若事故率超预期,或将拖累企业盈利能力。

芯片生态的构建面临循环困境,即规模化应用需要完善的产业生态作为基础,而生态的成熟又必须以足够的产品装机量为前提。此外,华为、地平线等企业有很强的技术输出能力,广汽能否平衡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尚待观察。


周信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对新能源、储能及动力电池关注较多,擅长深入报道及行业分析。联系邮箱:zhouxin@eeo.com.cn 微信号:zx13552437427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