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14日,泽连斯基总统明确表示,俄乌冲突终将通过外交方式结束。因为俄方无法将乌克兰征服,而乌克兰目前也没有足够力量全面解除占领。



考虑到当天,特朗普总统在好长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公开批评了泽连斯基总统。因此,可以推断,倍感压力的泽连斯基总统,在经过全盘考量后,不再强调欧洲的力量可以支持将乌战打下去,而是转向了美国支持通过外交方式走向和平的解决方案。于是,纵观乌战各方近期的表现,应当有三点,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点,泽连斯基已是美国的敌人。白宫当前的核心诉求,已非击败或放血俄罗斯,而是通过协议锁定对乌克兰资源(黑土地、天然气管道、战略走廊)的临时控制权,为白宫创造补血的机会。这一逻辑在特朗普近期对泽连斯基的抨击中显露无遗:他指责基辅“将美国拖入战争”,实则暗示乌克兰需接受“美俄共管”的过渡方案。也就是说:白宫现在想至少控制乌克兰的资源四年,目的只为捞钱;但克里姆林宫却想永远控制乌克兰的一切。



于是,对于双方而言,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就是:白宫先控制乌克兰的资源四年,但期间由俄罗斯控制乌克兰的领土;至于四年后,白宫是否会把乌克兰的一切,都交给克里姆林宫,那就不关特朗普总统什么事了。于是,一直坚决要把北约拉下水、让美国扛俄罗斯这颗爆雷的泽连斯基,也就从“自由世界英雄”,沦为了“美国障碍”,白宫若要将对乌战略,从“地缘遏制俄罗斯”转向“资源套利乌克兰”,就必须解决掉泽连斯基团队这个绊脚石。

第二点,欧洲只是美俄共同瓜分的对象。由于乌战是俄美在乌克兰领土上打的一场代理人战争,因此,乌战的参与者应当是四方:代理人乌克兰;痛打美国代理人的俄罗斯,躲在乌克兰身后的操盘手美国;跟在美国身后的长随欧洲。



三年多的乌战打下来,对于这四方而言,尽管乌克兰看似损失最大,但是,由于他开始充当美国的炮灰挑战俄罗斯时,命运就已经是注定的,所以,他能打成现在这个样子,在国际社会看来,已经是非常幸运了,实际上的损失并不是那么大,相反,跟在美国身后的欧洲,现在看似损失并不大,也就赔光了过时的苏式武器和一大笔金钱,且受了些难民的影响。

然而,从自身发展这个角度观察,欧洲不仅损失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更有大批的人才和资金流失到了美国,至于三年多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损失就更大了,不过,最大的损失还在于未来:乌战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美国自己都要闪人了,却要把欧洲直接推下去。

因此,乌战打到现在,对于参与乌战的各方而言,损失最大的应当是欧洲,而且,欧洲至今上不了乌战的谈判桌,自然就会成为谈判桌上的筹码,说难听点,欧盟就是美俄共同瓜分的对象,只不过,欧盟不愿意承认这点,都要被宰了,还在替人家磨刀。



第三点,乌战最大的变量是土耳其。北约之中,除美国之外,常规力量最强大的并不是法国,而是土耳其。因此,土耳其在北约的军事行动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虽然,特朗普总统上台后,一直在淡化土耳其在乌战中的存在,但由于特朗普和土耳其领导人埃尔多安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强人领袖间的默契,因此,土耳其对乌战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现在,俄美双边外交层面的谈判,已经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了两轮,土耳其深度参与的黑海粮食协议也有望恢复,这些都是土耳其对乌战具备影响力的明证。

此外,乌战本身就是俄罗斯要重塑后冷战时代国际秩序的努力,而土耳其近年来深度参与的叙利亚战争、利比亚战争、纳卡战争,甚至其激化与希腊的地中海冲突,打造里海能源圈,本身也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对乌战的影响虽然间接,但却是非常明显的。



例如,土耳其在叙利亚的推进,虽然让俄军失去了对叙利亚大片领土的控制,但却让俄罗斯扔掉了阿萨德政权这个沉重的经济大包袱,更解放出来六万俄军生力军,让俄军可以集中精力在乌克兰正面战场之上。另外,众所周知,伊朗是俄罗斯坚定的军事盟友,但土耳其和伊朗之间,利益冲突却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土耳其现在已是乌战中最大的变量。

俄乌冲突的终局,或将催生一种“分层控制”的新秩序:美国通过金融与技术霸权收割乌克兰表层资源,俄罗斯以军事存在掌控欧亚腹地,土耳其则凭借地缘杠杆成为区域秩序担保人。而欧洲的衰退与乌克兰的“碎片化”,将成为这一秩序成型的祭品。泽连斯基的“外交终战论”,恰似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其下隐藏的,是旧秩序崩解与新权力分配的暗流汹涌。未来的真正悬念,或许不是战争何时结束,而是全球体系将如何消化这场冲突遗留的权力真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