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在平津地区打响了三大战略决战的最后一役,也正是这关键的一战,让蒋介石的百万正规军至此灰飞烟灭。截止1948年十一月,各战场都取得了辉煌战果,特别是第一场决战辽沈战役胜利后,我军总兵力高达上百万,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足以碾压国军。随后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联手将傅作义集团压缩在平津两地,在主席的高度指挥下,东野采取军事,政治双重攻势,以最小的伤亡攻克天津,和平解放北平,此战过后我军共收编五十二之多的国军。这场战斗更是淋漓尽致体现了毛主席伟大的战略思想,精妙的指挥艺术。
此战之后,长江下游以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南京直接处于我军炮口之下,至此人民军队解放全国的步伐势不可挡。1947年起,我军在华北地区打了多个胜仗,一再扩大解放区。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之后,蒋介石和傅作义多次密谋向华北分局实施进攻,华北三个兵团迅速组织防御,迫使敌军更改计划,随即收缩兵力,这一举动刚好为我军决战于平津地区创造了条件。1948年十一月下旬,我军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同时成功夺取在淮海战场的主动权。我东野百万大军在锦州,沈阳等地休整,时刻威胁着国民党华北剿总集团。其司令傅作义深感压力巨大,意图返回老家绥远。为彻底将敌人留在平津地区,主席特意命华北军区徐向前部暂缓对太原守军的攻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傅作义认为东野战军至少四个月后才会入关,于是向老蒋申请坚守华北。此时老蒋的就精锐兵团正被中野,华野暴打,蒋介石自知已无力回天,于是集中汤恩伯集团依托长江天险构筑了牢固的阻击阵地,但目前他能调动的兵力十分有限,于是老蒋提出傅作义率军南下的建议,但两人速来不对付,而且都有各自的私心,最后也没谈拢。在美国的压力之下,蒋介石答应让傅作义坚守华北,并提供二十万中央军以及充足的战略物资。老蒋打得算盘其实很好猜,在北方他们唯一能调动的机动兵力只剩下傅作义部,坚守平津两大战略要地,以及该地多年就存在的防御工事,可以为汤恩伯集团拖延更多的时间。
中央军进驻华北地区后,傅作义立即指挥他们在天津,塘沽,北平线上打造了长达千米的防线,他将中央军部署在张家口线上,而把自己的军队放在东边铁路附近,如果形势发生巨变,他们直接就能返回绥远。主席一眼就看穿了傅作义的小心思,于是提前命东野结束休整,派遣程子华兵团提前入关,配合华北军区部队引出并歼灭傅作义主力三十五军。十一月二十三日,东野主力十个纵队分别从锦州,沈阳等地出发。二十五日,华北杨成武第三兵团远距离奔袭张家口,二十六日清晨,第三兵团打响张家口外围战,我军战士动作迅速,迅速夺取火力点,并通过居高临下的优势火力击溃敌军主力多次进攻,在我军绝对的火力之下,张家口守军被迫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与此同时,程子华兵团向怀来,南口急进。
经过三日的激战,第三兵团完成对张家口的包围。得知前线解放军来自华北军区后,傅作义当即派出三十五军,并点名郭景云亲自带队。三十五军是傅作义唯一的一支嫡系王牌部队,配备清一色美式武器。他计划以三十五军消灭第三兵团,随即全力应付东野战军。为避免三十五军出动后造成的后方防线出现空隙,他又把驻守昌平的104军调至怀来,十六军调至南口和昌平之间。吸引傅作义主力来援的目的达成之后,十二月二日,中央军委又命华北军区杨得志第二兵团急进下花园,切断怀来,宣化。程子华兵团则切断北平,怀来之间的联系。将敌援军一一分割,将其严密压缩在张家口这个方向。
然而我军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难题,程子华兵团急进途中攻打密云,也因此暴露了我军意图,而同时第三兵团又错误判断,将主力部署在以西的绥远方向,没能把三十五军彻底困在张家口,而傅作义部署的长蛇阵原本就给三个兵团带来不小的阻击,加上敌军提前察觉东野入关,反而给敌人充分喘息和反击的机会。郭景云收到命令后,集中火力突出重围,等第三兵团组织起来反击的队伍,敌军早已冲出张家口。傅作义担心三十五军途中遭遇我军阻击,另派遣两个由怀来,南口向西接应,同时命三个军急速开往北平加强防御。六日,郭景云率两个师乘汽车逃离,主席得知三个兵团接连失利后十分生气,原本想从三人中选出一位作为总指挥,但考虑到他们职位相当,加上局势复杂,于是主席便亲自指挥。
他命华北第二兵团继续向下花园,新保安挺进,程子华兵团迅速抢占怀来,八达岭等,切断东西敌军的联系。但第二兵团还是晚了一步,等他们采取行动之时,敌军已经越过下花园。无奈只能派遣十二旅作为先头部队,采取挖断铁路,爆破等方式节节阻击。每当郭景云要组织主力反击时,十二旅已经全身而退。七日下午,三十五军进驻鸡鸣驿,等郭景云一觉醒来,发现他们已经深处我军包围。在七日深夜,第二兵团赶至洋河附近,为了缩短时间,全军只身游到了对岸,随即又奔袭了十几公里赶在天亮之前对三十五军形成包围。
八日至九日,我两大兵团对三十五军,104军等部发起多次冲锋,最终成功将其包围在新保安,怀来,敌两部只相距四千米但始终不能会合。七日,第三兵团全力追击张家口,宣化等溃败之敌,八日,宣化获得解放,至此第三兵团完成对张家口守敌的严密包围。十日,程子华兵团在康庄歼敌十六军指挥部及两个师,次日又围歼104军两个师,完全切断这傅作义西逃绥远的道路。但东野大军还有一段时间才能抵达前线,因此主席下令采取围而不打战术。
十二月二十二日,傅作义不接受我军提出的和平条件,中央军委当即下达总攻命令,三十五军早已在我军的包围中丧失战斗意志,加上104军不配合,仅十小时三十五军就被歼灭了,在最后关头郭景云自杀。傅作义听闻后主动与我军展开谈判,但他手上还有一个天津,因此这次的谈判依然没有什么结果。天津守军陈长捷指挥第六十二军等部十三万余人,吹嘘天津固若金汤,多次无视我军发出的劝降书。于是刘亚楼集中三十四万大军对天津发动总攻,仅一个昼夜,天津守军大部分被围歼,东野各部乘胜追击,解放塘沽。为避免北平城内为文物古迹被损坏,中央对北平守军采取政治工作,成功争取和平解放。一月三十一日,东野大军进驻北平,平津战役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