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歙县地域文化特色和徽文化优秀因子,4月11日,歙县举行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建设活动暨经验分享会。


会上,新安中学、丰乐小学和新安小学等12所学校,分别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文化内涵和特色项目建设等,对学校“一校一品”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享。市级名督学之家主持人焦宗祥分别对12所学校的“一校一品”建设进行专业点评和精准指导。

以文化为底色,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各学校立足地域文化,结合新时代育人目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品牌。丰乐小学以“五乐”教育为核心,将“乐善、乐学、乐健、乐美、乐创”五维目标融入课程体系与实践活动,构建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教育生态。绍濂中心学校以“杜鹃红”精神为引领,通过习惯养成与乡土资源活化,为山区留守儿童教育提供了新范式。金川中心学校以“山茱萸精神”为内核,用自然意象凝练教育品格,破解山区教育困局。溪头中心学校则以汪满田鱼灯为支点,探索非遗传承与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此外,行知小学、新安中学等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根基,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与课程设计,构建了“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行知学校作为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以非遗传承与技能创新为双驱动,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以协同为路径,构建育人生态

会议强调,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家校社的“协奏曲”。各学校通过创新协同机制,引入社会资源,拓展实践平台,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例如,新安小学通过“小松文化”品牌,将非遗、劳动、足球等特色教育融入校园生活;长陔中心学校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构建了“基础+拓展+实践”三级课程体系,让教育回归乡土本真。


以品牌为引领,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歙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分享会为新起点,继续秉持深度协同理念,精准诊断并解决“一校一品”建设中的问题,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度挖掘各校特色内涵,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提供更加优质、多元且富有特色的教育环境。

(程和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