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开启任内首次亚太访问,以“重视亚洲”为口号,却打破常规的行程安排,跳过传统盟友韩国,首访菲律宾并置于日本之前,引发国际舆论热议。

同时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2025年中美洲安全会议上宣称“不允许中国踏足南美洲”,将中国基建合作污名化为“威胁”,甚至提出重启巴拿马运河美军基地的设想。



其一边声称"不想与中国开战",一边却高调炒作"中国威胁",这场看似自相矛盾的表演,实则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收缩背景下,试图通过控制关键地缘节点,构建对华遏制网络的新动向。

美防长的亚太之行

近日,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完成任内首次亚太访问,其“弃韩赴菲、强化日菲”,这一打破常规的访问路线行程安排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访问中的赫格塞思向菲律宾承诺追加军事部署,与日本重申《美日安保条约》的重要性,并试图说服日方增加驻军经费负担,这些举措旨在传递信号:尽管美国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但“印太盟友”仍是其战略重心。

而赫格塞思此次访问行程的安排虽然看似打破了常规,但是细看就会发现,这样的安排表现出了赫格塞思想要规避韩国风险,以及强化菲律宾支点、巩固日美同盟的政治战略意图。



规避韩国风险的因素主要源于此刻,韩国国内政治动荡及朝核问题敏感性,使美国避免在此敏感时期刺激朝鲜,同时减少对尹锡悦政府内部纷争的过度卷入。

对于菲律宾的看重则是因为菲律宾作为南海地缘要冲,如果对其新增美军基地与导弹部署计划,那么它的存在必然会成为美国构建“第一岛链”军事存在的核心支点。



同时赫格塞思访问日本,并在日本硫磺岛参与战役纪念活动,将日本塑造为“共同牺牲者”的行为,更多的则是在为驻日美军经费谈判,以此来彰显美日军事一体化深化,为日本军事松绑提供战略背书。

可以说赫格塞思此行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新增基地、推动“堤丰”导弹系统部署,构建针对中国的“分布式作战体系”;在关岛视察军事设施,凸显美军“前沿存在”的战略价值。



以及借特朗普“美国优先”框架,向日本施压增加驻军经费,同时利用菲律宾对华强硬立场,形成“南北呼应”的遏制链条,达到对盟友体系的重组行动。

战略深层的多重焦虑与矛盾

赫格塞思此行的背后,是美国在印太战略推进中的三重困境:盟友体系脆弱性、政策连续性断裂,以及战略资源的有限性。



菲律宾虽积极配合美国军事部署,但国内反美情绪高涨,日本在增加驻日美军经费负担问题上与美博弈加剧,美国以“安全承诺”换取盟友军事配合的策略,正面临成本与收益失衡的风险。

尽管赫格塞思延续拜登时期强化印太军事存在的路径,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却可能加剧对盟友的军事保护费索取,导致盟友离心倾向,此次访问中未触及韩国,或暗示未来美韩军事合作将更多“以价换量”。



在俄乌冲突未解、中东局势动荡的背景下,美国强行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实则面临资源分散的困境,赫格塞思访问期间卷入的“群聊门”泄密事件,更暴露了其内部管理混乱与战略执行力的脆弱。

因此可以说美国防长此次的亚太之行,本质是服务于其“大国竞争”战略的军事动员,然而这种以制造阵营对立、激化地区矛盾为手段的霸权逻辑,正加速印太地区成为“新冷战”前沿。



金一南强调,美国正利用盟友“打头阵”的意愿,将菲律宾等推至对抗前沿,企图以低成本代价牵制中国,同时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现在的韩国因国内政局动荡及美韩安全矛盾,使得它对美国态度趋于谨慎,而日本虽依赖美日同盟,但亦担忧过度介入对华冲突损害经济,菲律宾虽积极迎合美国,但地区国家普遍警惕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太平洋备战

但赫格塞思并没有就此看穿的,反而因此次亚太之行的顺利实施,使得赫格塞思开始美国对华战略的一种自信误判,不仅高调的宣称“重塑亚太安全架构”,试图以菲日为核心构建对华包围圈。

其更是直接选择跳过韩国而强化菲日合作的,旨在打造“选择性联盟”,将菲律宾塑造为南海“代理人”,日本则承担第一岛链战略支点功能。



然而这种布局被美媒批评为“基于政治表演的威慑”,未实质性增强区域盟友互信,并称之为盟友体系“表面加固”的一种假象。

美国防长在夏威夷的政策演讲中强调“下一场大战”的备战,折射出五角大楼的战略焦虑,这种以战止战的逻辑,不仅加剧地区紧张,更暴露出美国军事战略的路径依赖,用冷战思维应对多极世界,用军事霸权替代对话合作。



从冷战时期通过经济渗透与军事干预维系霸权,到近年通过“新门罗主义”炒作“债务陷阱”“安全威胁”等概念,美国始终试图以意识形态与军事威慑构筑排他性势力范围。

赫格塞斯的言论,本质上是传统霸权逻辑在新时代的延续,其背后暗含对地区自主发展道路的遏制企图。



但面对美国的战略施压,中国始终以务实合作回应地区国家的需求,从“一带一路”倡议到疫苗援助,中国与南美国家在基础设施、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这种基于共赢的模式,与某些国家零和博弈的思维形成鲜明对比,南美洲国家不会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太平洋更不应沦为军事对峙的“火药桶”。



多极世界的演进,需要做到的是摒弃冷战思维、尊重地区自主的智慧,而非制造对立、挑动冲突的霸权逻辑,只是为自身的利益做着打算。

结语

美国防长的“战书”更像是一场战略虚张,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用军事威慑代替对话合作,用霸权叙事掩盖现实矛盾,只会让世界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



真正的安全,源于平等互信,而非武力威胁;真正的稳定,需要合作共赢,而非零和博弈,中国将会一直本着这样想法的,为全球安全问题做着重要保障。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