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根据资料改编,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本文旨在宣扬正义,杜绝犯罪发生,并无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
“老王!出大事了!生产线出问题了!你快回来看看!”
电话里的老刘很是焦急地说道。
刚刚退休的王裕龙叹了口气。
他早有察觉似乎哪里不对。
当他对老板说出他的结论的时候,老板倒吸一口凉气,震惊不已……
01退休
晨光熹微,山西某重工业机械制造厂的大门缓缓打开。
王裕龙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了厂区。
但今天与以往不同,这是他在公司工作的最后一天。
三十五年,从二十三岁来到这座厂房,如今已是两鬓斑白。
机修车间的每一寸地板,他都走过无数遍;那些庞大的机器设备,更是在他手下修理过成百上千次。
"老王,今天可是你的大日子啊!"人事部的老刘迎面走来,递过一份文件,"退休手续都办好了,下午两点欢送会,可别迟到。"
王裕龙接过文件,笑着点点头。
他没告诉任何人,今天早上特意来得早,就是想最后一次检查那台从德国进口的精密加工中心。这台价值上千万的设备,是公司的命脉。
刚走进车间,就听见新任机修部主管小李的声音:"都把工作区域整理干净点,待会儿欢送会要拍照呢!"
王裕龙看了看小李,这个年轻人是空降到公司的,据说有国外留学背景。
这半年来,他总觉得机器的保养维护有些不对劲。
只是马上就要退休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德明,今天高兴吧?"妻子昨晚还特意打来电话,"等你退休了,咱们就去儿子那边住段时间。"
想到儿子,王裕龙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儿子在省城做工程师,常劝他提前退休。
但他知道,这些大型设备就像自己的孩子,没照看好总是放心不下。
下午的欢送会如期举行。张总亲自到场,还给王裕龙颁发了"优秀员工终身成就奖"。
"王师傅,这些年真是辛苦您了。"张总握着他的手说,"咱们公司能发展到今天,您功不可没啊!"
王裕龙谦逊地笑笑。
他记得十五年前,正是自己改良了进口设备的部分结构,才帮公司渡过了一次重大危机。
但这些,他从来没跟别人提起过。
欢送会结束,王裕龙收拾好自己的工具箱。
这些扳手、螺丝刀,有些都用了二十多年,他最后看了眼车间,准备离开。
"等等,王师傅!"小李突然追了出来,"那个...要不要一起吃个饭?"
王裕龙婉拒了:"家里还等着我呢,改天吧。"
走出厂门的那一刻,他又回头看了看。
夕阳下,那座他付出了大半生心血的厂房静静矗立。他知道,自己虽然退休了,但心却永远留在这里。
晚上六点,王裕龙刚和家人碰杯庆祝退休,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就急促地响了起来。
是老刘打来的。
"老王,出大事了!"老刘的声音透着焦虑,"德国产的那台加工中心突然停机了,现在整条生产线都瘫痪了!"
王裕龙的手一顿,心里咯噔一下。
他今早检查时就觉得那台机器的运转声不太对劲,但被小李打断后也没来得及仔细查看。
"小李呢?"他下意识地问。
"他说是程序出了问题,可折腾了两小时一点进展都没有。现在张总都快急疯了,车间里还有三千万的订单要赶工。"
02召回
放下电话,王裕龙望向餐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叹了口气。
妻子已经知道要发生什么事,默默把他的外套递了过来。
"去吧,我知道你放心不下。"
赶到工厂时,车间里一片混乱。
几个技术员围在电脑前摆弄着,小李的额头上全是汗珠,正在大声吩咐着什么。
张总一看见王裕龙就快步迎了上来:"王师傅,您可来了!这机器要是再修不好,公司真要亏大了!"
王裕龙二话不说,换上工作服就钻进了机器底部,熟悉的机械轰鸣声中,他的手指细细摸索着每一个零件。
三十五年的经验告诉他,问题可能没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不对劲。"他皱着眉从机器底下爬出来,"这不是程序的问题,是机械故障。轴承的磨损程度异常,像是长期缺少润滑造成的。"
小李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难看:"不可能!我每周都按照手册要求进行保养的。"
王裕龙没有理会他,继续检查着机器的其他部位。
渐渐地,他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主轴承严重磨损,冷却系统效率低下,传动部件也出现了细微的裂痕。
种种迹象表明,这台价值连城的精密设备在过去半年里经受了严重的摧残。
张总在一旁急得直跺脚:"到底能不能修?这批订单如果延期,违约金就要几百万啊!"
"能修。"王裕龙放下工具,缓缓站起来,"但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机器深处传来一声刺耳的"咔嚓"响。
紧接着,整个加工中心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然后彻底停止了运转。
车间里一片死寂。
张总的脸色铁青:"这是怎么回事?"
小李连忙解释:"可能是程序出现了连锁反应,我这就联系德国技术支持......"
王裕龙却摇了摇头。
他早上察觉到的异常声响,现在终于找到了源头。但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得多。
这时,老刘匆匆跑了进来:"张总,德国那边说最快也要三天后才能派技术人员过来。"
"三天?"张总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要是耽误了交货期,这些订单不就全泡汤了?"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裕龙身上。
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如果说有谁能够力挽狂澜,恐怕只有这位刚退休的老师傅了。
张总深吸一口气,站起来走到王裕龙面前:"王师傅,我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只要您能修好这台机器,您开什么条件都行!"
王裕龙望着这台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设备,又看了看满脸紧张的小李。
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张总,光是修好可不行。"他缓缓开口,"我倒是可以告诉你,为什么这台机器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故障。"
03发现
小李听见这话,脸色比刚才更加难看,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一步。
王裕龙走到控制台前,打开了设备的运行日志。
三十多年的经验让他对这台机器的每个参数都了如指掌。他快速翻看着近半年的数据记录,眉头越皱越紧。
"张总,您还记得这台机器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小故障的吗?"王裕龙一边查看数据,一边问道。
张总思索片刻:"好像是半年前开始的,那时候维修次数突然多了起来。我还专门批了一笔维修预算。"
"预算?"王裕龙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能具体说说吗?"
老刘在一旁补充道:"是啊,光今年上半年,维修费用就比去年全年还多。小李说是设备老化,需要经常更换零件。"
听到这里,王裕龙的眼神变得异常锐利。
他快步走到储物柜前,打开了装备维修记录本翻看了几页后,他的表情更加严肃了。
车间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小李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手指不停地绞着衣角。
"张总,您看看这个。"王裕龙指着维修记录本上的几行字,"这些更换的零件,型号都不对。"
张总凑过去一看,一头雾水:"这不是原厂配件吗?"
"表面看是原厂的,但实际上......"王裕龙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小零件,"这是我今早检查时发现的。您仔细看看喷涂的标识。"
张总接过零件,对着灯光仔细端详。
突然,他的脸色大变:"这是仿制品?"
王裕龙点点头:"不光是仿制品,还是劣质仿制品。这种零件的使用寿命,连原厂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车间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所有人都知道,在精密设备上使用劣质配件意味着什么。
"难怪.....难怪这半年来,设备的精度一直在下降。"一个老技工喃喃自语。
王裕龙继续说道:"不仅如此,有人为了掩盖这个问题,还在系统里做了手脚。把预警阈值都调高了,让设备带病运转。"
张总的脸色由白转青:"这是谁干的?"
话音刚落,小李突然转身就要往外跑,但他还没迈开步子,就被两个保安拦住了。
"我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张总怒不可遇。
小李浑身发抖:"我......我也是被逼的......"
王裕龙打断了他,"张总,事情恐怕没有仅仅换个零件这么简单。您最好先看看这个。"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U盘,说道:"这是我这半年来收集的一些证据。但在查看之前,我有句话要说。"
张总一愣:"王师傅,您说。"
王裕龙环顾四周,目光最后落在了那台瘫痪的机器上:"修是可以修的,但不是现在。"
"为什么?"张总急切地问。
"因为,如果现在修好它,只会让某些人有机会继续掩盖问题。"王裕龙的语气异常坚定,"张总,您难道不想知道,究竟是谁让这台价值上千万的机器几乎报废吗?"
张总握着U盘的手微微发抖。
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随即张总就将所有人请出了办公室,只留下王裕龙。
U盘里的内容在电脑上缓缓展开,每一页都像一记重锤,砸得张总脸色煞白。
"这不可能......"张总的声音都在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