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个非常具象的要素,对一家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快收益;对一个区域而言,时间也是发展的空间。

4月15日,青岛董家口经济区举行2025年二季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项目开工活动。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一连串向前进击的签约、开工动作,就像一个个渐强的节拍符号,传递出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鲜明导向和真抓实干的强烈信号,亦成为经济区迈向“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底气所在。

一手抓签约,一手抓开工

项目为王,是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之一。

今年是青岛标定的“项目推进落实年”,这意味着项目建设已成为青岛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然,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需要盯紧项目落地、开工、建成、投产、达效等各个环节,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项目招得进、落得下、建得快、效益好。



以实干求实效。4月15日,董家口经济区二季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项目开工活动成功举行,现场共有40万吨/年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棋子湾海上光伏发电项目、西海岸氢能综合基地项目等9个项目集中开工。

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的同时,还有一批优质项目正在“赶来”的路上。



现场,海力加醇醚酯与异丙酯项目、聚海利30万吨/年轻量化新材料等6个项目集中签约,这些项目聚焦青岛董家口经济区“1+1+3“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经济区提质发展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优势产业,突破发展绿色能源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装备制造、临港加工、现代物流及贸易产业的发展路径形成呼应。

推动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说到底还是要靠项目的引进,特别是高端、龙头项目,能够带动产业链水平的整体提升。

而经济区此番能够在重大项目招引以及建设工作中实现集中“发力”,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3月18日,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召开“项目攻坚年”动员大会,明确将发起招大引强、产业提质等“五大攻坚行动”,吹响“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冲锋号。

站在更高视域来解析此次活动,也能看到经济区谋势“项目攻坚年”一套成熟的路径打法——通过精准定向招引,引来与区域主导产业相契合的优质项目,再加以项目建设的齐头并进,源源不断的有效投资和后劲项目,共同构成了经济区“月月有项目签约、月月有项目开工”的良性循环,进而为区域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助益。

产业为先,项目筑基

项目塑造产业成色,更关系发展取向。

青岛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循环经济区、绿色新港城……这样的目标定位决定了,衡量董家口经济区的发展能级绝不能只囿于一域,而是要上升到西海岸新区以及青岛市的层面来谋划。

尤其是在产业发展层面,作为青岛和新区实体经济主战场,董家口经济区前期已积累了厚实基础、形成了独特优势,随着眼下进入跨越赶超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突破期、内生动力的迸发期、干事创业的黄金期,必须扛起“挑大梁”的担当。



深知今天落地的重大产业项目,就是明天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眼下经济区正牢牢牵住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强劲势头。

这一点,此次会上开工的重点项目也有直观体现——绿色低碳以及新质生产力等特点尤为突出,且与青岛所构建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以及新区“5+5+7”重点产业链相匹配。

如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采用国内首套民营企业自主研发工艺技术,生产的航空煤油是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可通过植物或废弃物的碳汇形成闭环。

再如棋子湾海上光伏发电项目利用滩涂地开发光伏项目,年均发电3.4亿度、节约9.1万吨标准煤,可缓解化工园区能源供应压力,助力“零碳园区”建设。

西海岸氢能综合基地项目,则将破解国内氢能产业链中储运氢环节“卡脖子”难题,助力打造国内氢能产业高地绿色能源产业。

而在会上集中签约的重大项目,同样含金量十足。

聚海利轻量化新材料项目将开发生产系列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新材料产品,打造高性能轻量化新材料的完整产业链;青岛丰达利高端脂肪酸衍生物项目,则将打破国际上对高端脂肪酸衍生物生产工艺核心技术的垄断,形成国内重要的脂肪酸深加工产业集群。

整体来看,此番集中签约以及开工的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拉动效应强、发展前景好,涵盖了高端化工新材料、氢能储能及新能源、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

而无论是服务全市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大局,还是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看到董家口经济区正以项目突破带动主导产业发展壮大。

项目为何“偏爱”董家口经济区?

一个又一个项目,为什么选择董家口经济区?

密集签约与开工的背后,经济区发展正呈现出集聚性、趋势性的变化。这一点,在15日的活动上,经由不同的人,给出了相近的答案——优渥的营商环境。



作为开工企业代表,青岛商裕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岩用三个“首个”,生动诠释了何为“董家口效率”:西海岸新区首个通过生态环境部气候投融资评审的航空燃料项目、董家口首个享受自贸区保税燃料政策支持的清洁能源项目、青岛市首个纳入国家能源局绿色债券支持目录的民营企业项目。

项目“偏爱”的背后,离不开经济区管委建立的“项目管家”机制。据张海岩介绍,企业所投资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在90天内,便完成了从土地摘牌到施工许可的全流程审批。



而作为签约企业代表,诚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韦俊民则列举了企业在经济区加码投资的例子。

据韦俊民介绍,企业2022年在董家口化工产业园设立诚志华青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在董家口经济区管委的全流程服务支持下,一期项目年产4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正在加速建设,预计今年10月30日实现中交。二期聚烯烃弹性体项目计划于6月30日启动。

而基于前期双方良好的合作基础,企业也已决定深化与经济区的合作,在此打造诚志研究院及青岛总部项目。

可以看到,在项目招引及建设的全流程中,经济区拿出了精益求精的政策体系以及细致入微的配套服务。但经济区也同样清楚,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来到“项目攻坚年”,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进一步优化路径打法,将优化营商环境明确为“三项保障措施”之一。为此,经济区明确提出要强化保障,确保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化审批,确保服务围着项目转;深化服务,确保工作盯着项目干。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前述两家企业点赞的全流程服务模式,经济区今年将继续创新举措,提供“全程陪跑”服务,全程帮办、协办、代办,做到“有求必应”,真正打通项目建设、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大道之行,行之愈笃。

争分夺秒抓项目的战鼓已经擂响,火力全开的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正以“项目攻坚年”的谋势、蓄势、聚势,为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循环经济区、绿色新港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