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衡水市数政局以服务国债项目、推动“预招标”改革加力扩围、深化“双盲”评审改革、建强企业服务中心为抓手,全力实施“四个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国债项目手续办理“绿色通道”专项行动。该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自规局、市生态环境局为国债项目手续办理开辟“绿色通道”,建立项目审批服务专员制度,及时解答项目单位疑问,开展“一对一”“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优化国债项目前期涉及的项目建议书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审批等12项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并联审批”等制度,提供全流程、个性化、精准化服务。
开展“预招标”改革加力扩围专项行动。今年,该局将“预招标”改革扩面至所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组织市、县(市、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项目单位、行业部门多次召开专题培训,解读政策、答疑释惑,对有意向“预招标”的项目,积极开展交易前期指导,组织各相关部门协同帮办,优先提供项目进场登记、投资评审、交易监管等服务,推进项目早开工、早投用。目前,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预招标”项目共12个。
深化“双盲”评审改革专项行动。对市、县(市、区)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提升改造,提升“双盲”评审承载力,重点提升“远程异地”评标承接能力。优化“远程异地”评标模式,评标副场由预约模式转变为全省随机分配模式,进一步扩大评标专家抽取的随机性和评标场地的分散度,实现专家“盲抽”、技术标“盲评”、远程副场“盲订”。同时,加强进场交易项目监督管理,运用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系统开展在线监管。
实施企业服务中心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重点围绕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和产业全链条发展需求,引导工商联、律师事务所、银行派员进驻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政策推送、审批服务、人才招引等增值服务。根据“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上线情况,安排专人提供“一对一”服务。以综合服务站为前沿平台,以政务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局长进大厅”等为重点,进一步拓宽涉企问题收集渠道,建立健全线下+线上“发现—解决—反馈—回访”闭环处置机制,有效降低企业办事制度性成本。目前,该市企业服务中心可办理事项由原来的81项增加至现在的155项。
(原标题:衡水以服务国债项目、推动“预招标”改革、深化“双盲”评审改革、建强企业服务中心为抓手)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