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妈,这个盒子您还留着吗?都是些旧照片了。”我手里拿着褪色的鞋盒,轻轻摇晃。
妈妈抬起头,手上的动作停了一瞬,眼神闪过一丝我难以捕捉的情绪。“先放着吧,等我有空再看。”
她转身走向厨房,背影比我记忆中似乎又佝偻了几分。
我不知道,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对话,会揭开我家深藏多年的秘密,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陪伴我二十八年的女人。
01
五月的阳光穿过窗帘,洒在我的公寓里,带着初夏的温度。
我是林小雨,今年二十八岁,在一家知名设计公司担任首席设计师。
生活对我来说还算顺遂,只是爸爸五年前的离世,在我和妈妈心里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口。
周末这天,我如往常一样前往妈妈家。自从爸爸走后,妈妈一个人住在那个承载了太多回忆的三居室里。
说实话,我一直劝她搬出来,和我一起住,或者换一个小一点的地方,但她总是摇头拒绝。
“这里有你爸的味道,我舍不得。”这是她的回答,每次听到这话,我都会心疼地看着她眼角的皱纹。
我踏进家门,带着一篮刚买的新鲜水果。“妈,我来了!”我喊了一声,声音在空荡的客厅里回响。
“在卧室呢,帮我收拾一下柜子吧,太多东西了。”妈妈的声音从主卧传来。
我放下篮子,走进主卧,看见妈妈正坐在地上,面前摊着一堆旧物。
她今年五十六岁,是位退休教师,一辈子教书育人,如今却在家里孤独地翻着过去的回忆。
“小雨,这些年你爸走了,我一个人也没好好整理过这些东西。”妈妈抬头看我,眼睛里闪着微光。“今天你来了,咱们一起收拾吧。”
我点点头,蹲在她身边,开始翻看那些被尘封的记忆。照片、信件、奖状,还有爸爸生前用过的物品。每一件都让我们停下来,回忆一段往事,有笑有泪。
“妈,要不咱们把爸的东西分类放好,别的就扔了吧?”我看着满地的杂物,建议道。
妈妈摇摇头,“都是有意义的东西,怎么能扔呢?”
我没再坚持,继续帮她整理。当我伸手去够床底的一个纸箱时,碰到了一个不起眼的木盒。“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将木盒拉了出来。
妈妈转头看了一眼,神色突然变得有些紧张,“没什么,就是些旧东西,放回去吧。”
她反常的态度引起了我的注意。平时严肃却很坦诚的妈妈,面对这个木盒竟显得有些躲闪。我没有立即放回去,而是打开了盒子,里面整整齐齐放着几本存折和一些文件。
“小雨,我说了放回去!”妈妈的语气变得严厉,这让我更加好奇了。
我随手拿起一本看起来比较新的存折,翻开第一页,一张泛黄的小纸条滑落出来。我捡起纸条,上面是妈妈熟悉的字迹:“给儿子娶老婆用”。
我愣住了,手指不自觉地继续翻动存折页面。数字跳入眼帘:每年44万,连续存了五年,正好是爸爸去世后的这些年。
“妈,这是什么意思?”我的声音有些发抖,指着纸条,“什么儿子?”
妈妈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沉默了几秒,然后迅速站起来,从我手中抢过存折和纸条,“你不该看这个。”
“妈,我问您呢,什么儿子?”我的心跳加速,一种不安的感觉在蔓延,“我不是您唯一的孩子吗?”
妈妈把存折塞回木盒,避开我的目光,“小雨,有些事情你不需要知道。别问了。”
“我不需要知道?”我的声音提高了,“是不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我有个兄弟?还是说您和爸爸本来想要个儿子,所以现在还在为这个不存在的儿子存钱?”
妈妈深吸一口气,“小雨,你冷静一点。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那是怎样?您解释啊!”我几乎是在喊了,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
妈妈看着我的样子,叹了口气,“先吃饭吧,吃完饭我们再谈。”
我擦掉眼泪,点了点头。但我知道,这顿饭我是吃不下去了。满脑子都是那个“儿子”和每年44万的存款。
饭桌上,我们几乎没有交流。妈妈专注地吃着碗里的米饭,而我则不断地用筷子拨弄着菜肴,心思完全不在食物上。那本存折的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尤其是那张纸条上的字迹,仿佛在嘲笑我这个“不够好”的女儿。
“妈,”我终于忍不住开口,“那钱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妈妈放下筷子,抬头看着我,眼神中有复杂的情绪,“小雨,有些事情真的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我有时间,您慢慢说。”我坚持道。
妈妈摇了摇头,“不是现在,小雨,等时机成熟了,我会告诉你的。”
这个回答让我更加困惑和不安。什么叫“时机成熟”?是在等什么人出现吗?我突然回想起小时候听到的一些只言片语,邻居阿姨们的窃窃私语,还有妈妈偶尔接到的神秘电话。
这些零碎的记忆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释放出更多的疑问。
02
晚饭后,妈妈借口累了,早早回房休息。我坐在客厅里,思绪万千。
直觉告诉我,妈妈隐瞒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而这与那本存折和神秘的“儿子”有关。
夜深了,我躺在儿时的床上,辗转难眠。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床头的全家福上。
照片中,爸爸妈妈中间站着十岁的我,三人笑得灿烂。当时的我们,看起来是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
可现在,我开始怀疑,这幸福是否只是表象?我真的是爸妈唯一的孩子吗?
第二天一早,我趁妈妈去菜市场的时间,偷偷溜进了主卧。那个木盒还在床底下,我小心翼翼地取出来,再次打开了那本存折。
每年44万,一笔不小的数目。我快速计算了一下,五年就是220万,这几乎是妈妈所有退休金和爸爸留下的部分保险金的总和。
妈妈平时生活节俭,总说钱要省着点花,原来是把大部分钱都存起来了。
但更让我在意的是那张纸条:给儿子娶老婆用。
什么儿子?我父母只有我一个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我从小到大,家里的亲戚朋友都知道我是独生女。那么,这个“儿子”是谁?是妈妈的一种期望?还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秘密?
我继续翻看木盒里的其他东西,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在另一本较旧的存折下,我发现了一封信,信封上没有任何标记。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它。
信纸已经发黄,上面是爸爸的字迹。这是一封遗书,日期是在他去世前一周写的。
“小芳,” 爸爸称呼妈妈的乳名,“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已经离开了。人生在世,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给林家留下男丁。看着别人家儿子长大成家,心里总有说不出的落寞。我知道你一直说没关系,但我明白你心里也希望有个儿子。小雨是个好女儿,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但她终究是要嫁人的。林家的香火,怕是要在我这里断了...”
我的手微微发抖,泪水不知不觉滑落。爸爸生前从未对我表露过这种想法,他总是骄傲地说我比儿子还要强。但这封信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遗憾和传统观念。
我擦干眼泪,继续看下去。信的后半部分,爸爸谈到了自己的一些心愿和对妈妈、对我的嘱托。最后,他写道:“我走后,给你留下的那些钱,你要好好保管。如果有可能,留一部分给小雨将来的孩子,特别是如果她能生个儿子,那就更好了。这样,我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
我合上信,心情复杂至极。原来爸爸一直有这样的心结,而妈妈在他走后,默默执行着他的遗愿,把钱存起来,甚至写上了“给儿子娶老婆用”的字条。
这时,我听到了开门声。我赶紧把信塞回原处,把木盒放回床底,出了主卧。
“小雨,你在干什么?”妈妈提着菜袋,站在门口,神色警觉。
“没什么,就是帮您拿件衣服。”我随口编了个理由。
妈妈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没再追问。她走进厨房,开始准备午餐。而我,则坐在客厅里,思绪万千。
我开始回忆爸爸生前的点点滴滴,试图寻找更多线索。爸爸对我一直很好,从不偏心,但他确实经常在亲友聚会上感叹别人家的儿子如何如何。
当时我以为只是普通的夸奖,现在想来,或许是他内心的渴望吧。
午饭后,我鼓起勇气,决定正面询问妈妈。
“妈,我们能谈谈那本存折的事吗?”我坐在沙发上,看着对面的妈妈。
妈妈放下手中的活计,眼神复杂地看着我,“小雨,妈妈知道你很困惑,但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什么意思?”我追问道,“爸爸的遗书我已经看到了。我知道他希望您把钱留给我将来可能生的儿子。但为什么您要写'给儿子娶老婆用'?这让我很困惑。”
妈妈面色一变,“你翻看我的私人物品?”
“对不起,妈,”我低下头,“但我真的很想知道真相。”
妈妈叹了口气,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小雨,妈妈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你爸爸走得突然,留下了很多心愿没能完成。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有个儿子。”
“我知道,”我点点头,“遗书上写了。但您为什么要这样标注那笔钱?”
妈妈的目光飘远,似乎在回忆什么,“你爸爸走后,我经常梦见他。在梦里,他总是抱着一个小男孩,说这是他的儿子。我知道这只是我的一种念想,但我还是决定把钱存起来,就当是给他在另一个世界的儿子准备的。”
03
我听了,心里五味杂陈。妈妈的解释听起来有些牵强,但我能感受到她的情感是真挚的。
“妈,我理解您对爸爸的感情,但这样标注那笔钱,会让我觉得我不够好,不如一个不存在的儿子。”我坦露心声。
妈妈的眼睛红了,“小雨,你怎么会这么想?妈妈从来没有嫌弃过你。你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生命的延续。”
“那为什么要存那么多钱给一个虚构的儿子?”我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妈妈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站起来,走向书架,取下一本相册。“来,看看这些照片。”
我接过相册,翻开第一页。那是我小时候的照片,每一张都记录了我成长的瞬间: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得奖,第一次表演...每一张照片旁边,都有妈妈细心写下的日期和简短的描述。
“妈妈一直都为你骄傲,”妈妈轻声说,“那笔钱,其实也是为你准备的。”
“什么意思?”我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她。
“将来你结婚生子,如果有个儿子,那笔钱就是给他准备的。如果没有,那就给你的女儿。”妈妈的目光柔和下来,“妈妈只是希望能完成你爸爸的心愿,让他在天上能够安心。”
我听着妈妈的解释,心中的疑惑稍有缓解,但还是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
为什么要特别标明“给儿子娶老婆用”?为什么要把钱存得这么隐秘?还有,妈妈刚才的解释与我看到的遗书内容,似乎有些出入。
我决定继续探寻真相。
“妈,我能再看看那本存折吗?”我试探性地问。
妈妈迟疑了一下,最终点点头,走向主卧,从床底取出那个木盒。她拿出存折,递给我。“你看吧,但别多想。”
我接过存折,再次翻看。除了每年存入的44万外,我注意到还有一些小额支出,日期不太规律。
这些支出金额不大,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但加起来也有十几万了。
“这些支出是做什么用的?”我指着账单问道。
妈妈的表情变得有些紧张,“一些日常开销,没什么特别的。”
我感觉到妈妈在隐瞒什么,但我没有继续追问。我决定自己去查清楚这些支出的去向。
接下来的几天,我请了假,以帮妈妈整理家务为由,留在了老家。
每天,我都会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查看家里的各种文件和物品,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
我翻阅了家里所有的相册,查看了所有的家庭文件,甚至偷偷检查了妈妈的手机通讯录。但除了那本存折和爸爸的遗书,我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儿子”的线索。
我开始怀疑,这个“儿子”真的只是妈妈和爸爸的一种心理寄托?一种对传统观念的执念?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也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如,妈妈每个月都会在固定的日子出门几小时,回来后总是显得很疲惫。
她说是去参加退休教师的聚会,但当我试图跟她一起去时,她总是找各种理由拒绝。
我还发现,妈妈的衣柜深处,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婴儿的小物件:一只小袜子,一个小手套,还有一个蓝色的小帽子。这些东西看起来很旧,但被保存得很好。
这些发现让我的心再次揪紧。难道妈妈真的还有另一个孩子?一个我从未知晓的兄弟?
我决定直接询问妈妈最要好的朋友,王阿姨。王阿姨是妈妈的同事,两人认识几十年了,几乎无话不谈。如果有什么秘密,王阿姨应该知道。
我约王阿姨出来喝茶,故作轻松地聊起家常。聊着聊着,我话锋一转,“王阿姨,我妈最近老是偷偷哭,还整天看着一些婴儿的小物件。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
王阿姨的表情微微变化,她放下茶杯,谨慎地问,“小雨,你妈妈跟你说了什么吗?”
“没什么,就是看她精神不太好,想问问您知不知道什么。”我装作不经意地说。
王阿姨犹豫了一下,最终叹了口气,“小雨,有些事情,应该由你妈妈亲口告诉你。我不方便多说。”
“王阿姨,拜托了,我真的很担心我妈。”我恳请道。
04
王阿姨看着我,眼神复杂,“小雨,你妈妈这辈子不容易,吃了很多苦。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无论你发现了什么,请记住这一点。”
她的话让我更加困惑了。什么叫“无论我发现了什么”?这不就是默认了有秘密存在吗?
离开王阿姨家后,我心情沉重地走在街上。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街道上,给一切覆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我看着那些匆匆而过的行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秘密。我的家庭也一样,有着我不知道的过往。
回到家中,妈妈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看到我回来,她笑着问,“和王阿姨聊得怎么样?”
“还不错,”我勉强一笑,“王阿姨问您好。”
妈妈点点头,继续手上的活。我坐在餐桌旁,看着妈妈忙碌的背影,突然感到一阵心疼。妈妈已经五十多岁了,本该享受晚年生活,却还要为了一个可能不存在的“儿子”默默付出。
晚餐时,我决定再次尝试沟通。
“妈,我今天去见了王阿姨。”我开门见山地说。
妈妈的手微微一顿,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嗯,她还好吧?”
“她很好,”我点点头,“但她说,您这辈子不容易,吃了很多苦。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大家都说你有秘密?”
妈妈放下筷子,深吸一口气,“小雨,妈妈没有什么秘密。王阿姨说的不容易,指的是我们家的经历。你爸爸生病后,我们家经历了很多艰难时刻,这你是知道的。”
我盯着妈妈的眼睛,试图捕捉任何不自然的表情,“那为什么您会藏着那些婴儿衣物?为什么存折上要写'给儿子娶老婆用'?为什么你每个月都要神秘地出门几小时?”
妈妈的脸色变得苍白,“你监视我?”
“不是监视,妈,”我急忙解释,“我只是担心您,想知道您到底在隐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