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是真的要变天了!

以前可从来没听说过我们国家公开悬赏其他国家的特工啊,尤其是悬赏美国的,最多是说警告“境外势力”什么的。

但是今天一切都变了。

2025年4月15日上午,哈尔滨市公安局发布了一则通告,公开悬赏通缉3名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特工,这应该是新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太强硬了。

这或许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三个特工干了什么坏事?

简单来说,趁着2025年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期间,这3个人利用未知漏洞等上百种方法对我们进行网络攻击,主要攻击我们的亚冬会系统及能源、国防等基础设施,试图瘫痪中国的社会运行。

这三个人分别是:

凯瑟琳·威尔逊(Katheryn A. Wilson)

罗伯特·思内尔(Robert J. Snelling)

斯蒂芬·约翰逊(Stephen W. Johnson)



根据哈尔滨市公安局披露的信息,被通缉的凯瑟琳·威尔逊等3名特工隶属于NSA下属的“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TAO,代号S32)。该部门长期租用欧洲、亚洲多国服务器,购买全球IP地址掩盖行踪,但还好中国的技术团队似乎更胜一筹,不但反应迅速,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通过加密字节分析、匿名IP追踪等手段,精准锁定了攻击源头。



更令外界惊讶的是,

攻击目标不仅包括亚冬会注册系统、赛事信息发布平台等民生领域,还涉及黑龙江省能源、交通、国防科研院校等关键基础设施。技术团队发现,NSA甚至试图通过微软Windows系统预留的后门激活指令,对特定设备实施远程控制。

因此现在不少人都觉得——美国人搞的Windows系统确实不安全,早就该替换国产的了!









此次事件的特殊性在于两点

1.首次指名道姓指控美国在职特工,且证据链穿透国家机构与学术体系。

调查显示,攻击流量中169.228.*.*和 45.3.*.*两个IP段,分别归属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前者自2015年起就是NSA指定的“网络防御教育中心”,后者更是美军方背景的“网络攻防靶场”承建单位。也就是说,美国特意对高校下手,将网络间谍活动披上一层学术合作的外衣,让人防不胜防。







2.对比2025年1月中方通过外交渠道对美“系统性网络攻击”的泛化抗议,此次行动显然升级为司法层面的精确反制。

哈尔滨警方不仅公布特工全名、隶属部门,还披露其曾多次攻击华为等中国企业。看得出来,这回是忍无可忍了,所以就得用对面看得懂的方式来回应,毕竟蛮子是看不懂文明社会的暗示的。

对付蛮子,攻击就是最好的防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