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环球网报道,中国海警2303舰艇编队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据日本方面说法,四艘中国海警船与日方巡逻船形成“4对1”对峙态势,这一事件将中日紧张局势再度推至台前。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海警巡航是中方强化实际管控的正当之举。



石破茂(资料图)

日本在军事领域动作不断。4月6日,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宣布成立由陆海空自卫队联合组成的“海上输送群”,该部队总部设于吴港基地,初期配备两艘运输舰,计划到2027年扩至10艘,规模约100人。尽管日方声称其职能为“后勤运输”,但这些舰艇具备两栖登陆能力,实际上是日本构建远程投送与进攻性力量的关键一环,与其2018年设立的“水陆机动团”形成配合,目标指向“台湾有事”和“钓鱼岛有事”等假想场景。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和平宪法明确限制其进攻性军事能力,可近年来日本却通过“文字游戏”和渐进式改革,逐步突破防卫界限,此举严重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对亚太地区稳定构成威胁。

在日本一系列军事动作的背后,是其面临的内外交困局面。4月7日,石破茂公开将美国对日加征的“对等关税”称为“国难”。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达6万亿日元,占出口总额近三成,有评估显示,仅汽车关税一项就可能导致日本2025年GDP萎缩0.3%。为缓解这一危机,石破茂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2月上旬,石破茂紧急访美,提出对美投资1万亿美元、增购武器等举措,但特朗普仅给予空洞承诺。4月7日,石破茂再次与特朗普通话,双方虽同意继续磋商,但美方谈判框架强硬。这暴露了日本外交的深层矛盾:安全上高度依赖美国,需配合美方战略;经济上却难以承受与美对抗的代价。



石破茂(资料图)

在中美之间,石破茂的态度显得十分复杂。此前石破茂曾试图改善对华关系,甚至提出访华计划,还强调与中国互动及日中四个政治文件的重要意义,推动双方在经济等领域合作。然而,在访美期间,为讨好美国,他不惜在钓鱼岛、台湾和南海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对中国表达强硬立场。这种前后不一的态度,体现出其在中美之间搞“平衡术”的意图,但在中美博弈日益激烈的当下,这种平衡极难实现。

中日关系向来复杂,既有历史恩怨与领土争端,又存在紧密经济联系。2024年,日本对华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23%。若日本因追随美国而损害对华合作,经济上的损失将远超关税冲击。日本若继续充当美国“印太战略”的马前卒,不仅会损害中日关系,还可能因过度依赖美国而丧失外交自主性。在当前形势下,日本需在“远亲”美国与“近邻”中国间谨慎抉择。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立场坚定,海警力量的常态化存在已形成有效威慑,同时通过外交渠道明确要求日本正视历史问题,警告其不得在台湾问题上“打擦边球”。



石破茂(资料图)

中日局势的发展备受关注,石破茂在关键时刻的抉择,不仅影响着中日关系走向,也将对地区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