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教士将观音菩萨塑造成圣母玛利亚化身,把诸葛亮神化为上帝之子,却在比拼“显灵”时惨败于关二爷;马克·吐温痛斥“榨取13倍罚款用于传福音”的荒诞,云贵川民众却以千年香火铭记诸葛丞相传授耕作、建屋的仁政——信仰的争夺,终究靠民心而非神迹。

你或许并不知晓,在一些奇特的说法中,有人声称观音菩萨等同于圣母玛利亚,耶稣是观音菩萨的兄长,更有甚者称观音菩萨乃是基督的化身。初闻这些观点,你大概率会感到困惑,不禁心生疑问:“这究竟在说些什么?怎么如此荒诞?”
无妨,让我们尝试从耶稣的视角来梳理这一团乱麻。按照这类混乱的阐述,就出现了“我是我,我的同事又成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同时还是我的妹妹,而我又摇身一变成为我母亲的兄长”这般匪夷所思的关系,是不是愈发觉得混乱不堪了?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绝非18世纪的爱情特色,而是某些对宗教人物关系的错误且混乱解读所造成的错觉。



基督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舰队凭借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清朝封闭的国门。在这一历史事件中,除了签订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的《南京条约》之外,《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的相继签订,使得自雍正二年起持续长达百余年的禁教令宣告终结。自此,多达四万万的中国民众被动地暴露在了基督世界的视野之下。耶稣基督曾对其追随者下达指令:“你们要前往普天之下,向万民传播福音。”正因如此,基督教自诞生之初便带有强烈的扩张属性,历经发展,顽强地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并在后续漫长的岁月里,持续不断地向世界各个角落蔓延传播。

18世纪,西方社会处于大觉醒运动的尾声阶段。彼时,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已广泛覆盖欧洲与美洲地区。放眼当时的整个世界,仅有中国尚未遭受大规模的传教活动冲击。内地会、伦敦会、美部会、浸信会等众多教会,纷纷鼓动传教士前往中国开展传教宣讲工作。1720年爆发的大礼仪之争,本质上是教皇与康熙皇帝之间的权力与信仰理念的冲突。最终,康熙皇帝对教廷下达了禁令,明确禁止传教活动,汤若望、南怀仁、安文思等传教士受到牵连,被株连下狱。
面对如此复杂的世界局势,部分传教士内心蠢蠢欲动。他们暗自思忖:“倘若我能成为传教士,必定要全力以赴,赢得一切。当下,机会已然摆在眼前,我必须慎重考量,这或许是我此生仅有的契机。”要知道,教廷能够在过往历史中占据霸主地位,历代传教士可谓功不可没。他们坚信传播上帝福音乃是自身义不容辞的使命,心中想着:“出发吧,中国这片土地犹如无人涉足的新世界,恰似未经开垦的‘处女地’。传教士们,让这群东方人领略主的光辉吧。”就这样,所谓的“大传教时代”拉开了帷幕。



成千上万的传教士涌入中国,然而,他们采用的传教方式却极为恶劣。他们通过霸占土地、枪杀民众、掠夺钱财、抢夺商务等暴力手段来推行传教活动,并且要求中国地方官员务必保护内地传教人员,禁止中国官员查禁中国信教民众等。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部分传教士更是充当了联军的向导、翻译以及情报官等角色。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犀利地指出:“传教士从贫困的中国农民身上榨取高达13倍的罚款,致使农民的妻子和无辜的孩子们面临饿死的绝境,而他们却将这种通过残酷手段获取的钱财用于传播福音。”面对这般行径,不禁让人质疑,这些传教士难道不认为如此传教存在严重问题吗?但令人诧异的是,他们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还坚信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不会出错。



不过,后来部分传教士开始反思自身行为。这其中的缘由,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1899 - 1900年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让一些传教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传教方式。他们逐渐意识到,以往血腥野蛮的传教手段激起了中国民众强烈的反抗,必须加以改变,才能吸引更多的皈依者。

与此同时,当时基督教宣扬千禧年的到来,宣称耶稣将再次降临世间。这一说法使得部分传教士陷入狂热,他们认为随着福音的广泛传播,全球悔改信教的人数急剧增加,教会即将步入全盛时期。只要在千禧年到来之前,使全世界都实现基督化,天国便会在人间降临,基督耶稣也将再度现身。
然而,在中国传教的过程困难重重。传教士们深感中国仿佛是被魔鬼长期占据的、世上最为顽固的堡垒。时间紧迫,他们迫切希望在千禧年之前将中国转变为基督世界。在这种急切心态的驱使下,传教士们重拾“攀附关联”的手段。他们认为,传教工作面临的主要阻力来自中国的士绅阶层,只要能够获得士大夫的支持,传教事业便会顺利许多。为此,他们制定了三种传教策略:

  • 针对上层的宣传策略

传教士宣称中国人所尊崇的三皇五帝与耶稣同出一源。他们声称,当年上帝创造人类时,不仅造就了亚当和夏娃,还创造了伏羲和女娲。只是后来,一部分人往西迁徙,成为了西方人的祖先;另一部分人往东发展,成为了中国人的祖先。大家同根同源,在一万年前本是一家人。

  • 贴合中层儒道思想的策略

传教士试图攀附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他们提出:“你们道家的老子不是讲过一气化三清吗?巧了,我们基督教也有三位一体的概念。你们儒家的孔子重视五伦五常,倡导仁、智、礼、义、信,强调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我们的教义世界同样存在与之相似的理念。孔子劝人向善,主张以身作则,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手掌被穿透,这难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